1978年,本文作者耿冬生、江波在杭州西湖。
永遠的懷念——悼原省軍區(qū)副政委李甲同志
耿冬生 江 波
2007年2月26日,農(nóng)歷正月十七日,黑色的星期一。李甲同志于今日凌晨2時50分,在福州總醫(yī)院不幸病逝,噩耗傳來,我倆一時無語,潸然淚下。人到老年,生死難卜,春節(jié)前1月4日,我還去醫(yī)院看望他,他談笑風生,我遞上我倆即將出版的拙著《霜葉集〉的題詞、目錄,想請他題詞。農(nóng)歷正月初一,2月18日上午,我倆還向他電話拜年,電話中他語音洪亮,思維敏捷,熱情洋溢。不料8天后,他竟?jié)n然長逝,永離老戰(zhàn)友和子女而去。
往事并非如煙,不思量,自難忘。想當年,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zhàn)爆發(fā),李甲同志于1938年,江波于1939年先后參加安徽省抗戰(zhàn)總動員委員會工作,又于1939年、1940年先后參加了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1940年3月李甲同志和江波在安徽省無為縣,相識于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的共產(chǎn)黨員培訓班,李甲同志任黨訓班區(qū)隊長,學習、訓練,事事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1940年9月12日深夜,發(fā)生皖東國民黨反共頑固派第十游擊總隊司令李本一勾結(jié)頑匪謝黑頭長途夜襲小李莊新四軍民運隊事件,當時江波在民運隊,李甲同志任抗日民主政府廣興集鄉(xiāng)鄉(xiāng)長,同住小李莊。晚上鄉(xiāng)親們和民運隊同志已臥床就寢,忽然村里響起一片狗吠聲,引起年長的李甲鄉(xiāng)長的警惕,他立即出門觀察,見有人影走動,便大聲問:“什么人?”回答他的卻是震驚全村的夜半槍聲。他立即疾步奔向院內(nèi),迅速組織翻墻突圍,民運隊安全脫險。如果不是李甲同志敵情觀念強,警惕性高,民運隊同志早已成為敵人刀下鬼或階下囚了。當晚阻擊敵人的民兵就有兩人犧牲在院墻門口。
1947年12月,在蘇北合德華中黨校“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李甲同志在黨校二隊任隊長,我們在一隊當學員,每逢在曾家塘子校部開大會,聽課相遇,總要拉一番家常。1948年7日,華中黨校一、二隊同調(diào)蘇北兵團政治部隨軍工作團,李甲同志任團政委,我倆當團員。蘇北兵團以后改為十兵團,李甲同志在兵團政治部民運部工作,我在宣傳部工作,一同行軍,一起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上海戰(zhàn)役和福州戰(zhàn)役(他隨梁靈光先遣部隊六月入閩)。相逢相遇時,他總是談勝利、講思想,鼓勵我們。
建國后,我們都住在福州,也常來常往,李甲同志不僅思想上、政治上關(guān)心我們,在家庭生活方面也關(guān)心我們。他在我倆心目中,是值得尊敬的老黨員,是兄長,是良師益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具有堅強的黨性和組織觀念,遵守紀律,堅持原則,為人表率。他支左負責省民事組工作,我倆因子女工作調(diào)動一事相求,他絕不因多年相識舊交,循情照辦,而是考慮再三,婉言勸阻。文革中有人來向江波調(diào)查他的歷史,江波義正辭嚴地告訴他們:李甲同志是好人,是好黨員,為人一貫正派,他從青少年時起就跟著共產(chǎn)黨。安徽省抗戰(zhàn)總動員委員會,是抗日國共合作時期,共產(chǎn)黨領導發(fā)起的。我可以證明并以黨籍保證,李甲同志的歷史是清白的、清楚的,對黨是一貫忠誠的。
2007年3月5日上午,春寒料峭,凄風冷雨,我們來到福州總醫(yī)院小禮堂,最后的永遠的送別李甲同志。一位哲人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李甲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里。(2007年3月10日寫于市一醫(yī)院309室)(選自耿冬生、江波著《霜葉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