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就聽見‘咔嚓’一聲,低頭一看手指頭已經掉地上了…”25歲的小馬(化名)回憶起那場意外仍心有余悸。
在廣州某工地作業時,電鋸突然打滑,他的左小指瞬間被鋸斷。緊急送醫后,廣州仁愛天河醫院骨科團隊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保指戰”,最終成功接活斷指。
PART.01 夏季施工,事故高發的危險期
6月的廣州氣溫高達35℃,濕度超過80%。小馬所在的建筑工地,工人們早已汗流浹背。據統計,每年6-8月是工傷事故高發期,事故率比其他月份高出約40%。
這主要源于三大隱患
人員因素:高溫導致工人易出現中暑、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小馬回憶:“那天特別悶熱,手套里全是汗水,操作時手感都不對了?!?/p>
設備風險:高溫環境下,電動工具容易過熱,潤滑油黏度降低,導致設備故障率上升。多雨潮濕的天氣還可能引發電氣設備短路。
環境變化:夏季多發的強對流天氣,不僅影響作業安全,還會造成地面濕滑、視線受阻等問題。
PART.02 手指被鋸斷,醫生用“頭發絲”接活
6月的某天中午,小馬像往常一樣在工地作業,就在他稍一分神的瞬間不慎被電鋸切斷左小指,小馬強忍劇痛,用紗布簡單包裹后放入冰袋,在工友的幫助下緊急趕往廣州仁愛天河醫院。
入院經檢查顯示,小指自第一指間關節約1厘米處完全離斷,傷口嚴重污染,可見大量泥沙樣異物。
更棘手的是,離斷的指體已經蒼白干癟,冰涼無血運,情況十分危急。時間就是生命,醫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為小馬實行手術。
手術團隊首先為小馬的斷指進行徹底清創,術中探查發現,患者左小指近節指骨粉碎性骨折,肌腱自傷口近端抽出,血管神經嚴重損傷。
隨后在顯微鏡下完成骨折固定,并且在顯微鏡下用比頭發絲還細的10/0顯微線,先后吻合了橈尺側指固有動脈、靜脈和神經。
當最后一針縫合完成,通血成功的瞬間,原本蒼白的斷指逐漸恢復紅潤,手術順利成功!術后72小時是危險期,醫護團隊每小時監測血運情況,嚴防血管危象發生。
PART.03 專業解讀,斷指再植的黃金法則
骨科醫生介紹,夏季是手外傷高發期,高溫導致工人容易疲勞,加上汗水使工具打滑,事故風險顯著增加。
對于斷指傷者來說正確的急救處理至關重要 ↓↓↓
1?? 止血包扎
夏季傷口更容易感染,包扎前要用干凈水沖洗,避免汗液、雨水污染傷口,要用干凈布料加壓包扎傷口,切忌使用衛生紙等易碎物品;
2?? 保存斷指
用無菌紗布包裹后放入防水袋,外層放置冰塊冷藏(切記不可直接浸泡在冰水中);
3?? 及時送醫
要避免斷指直接暴露在高溫環境中,運輸過程中要保持低溫但不可冷凍,務必在6小時內到達具備再植條件的醫院。
針對夏季高溫作業環境,醫生特別提醒 ↓↓↓
? 每工作1小時要休息10-15分鐘;
? 選擇防滑、吸汗的工作手套,并定時更換;
? 隨身攜帶急救包,配備止血帶、無菌敷料等應急物品;
? 保持充足飲水,預防中暑導致的注意力下降。
▌如今,小馬已經進入康復階段。醫生為他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他說:“現在每天都要做康復訓練,手指已經能慢慢彎曲了?!?/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