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團隊成功為一名56歲女性患者實施肩胛盂復雜粉碎性骨折前后聯合入路手術治療,通過精準解剖復位與科學可靠的內固定,使破壞嚴重的肩胛盂獲得了結構與功能的完全恢復。
該患者因外傷導致右肩部明顯疼痛伴活動受限入院,影像學檢查顯示肩胛盂粉碎性骨折,并且合并肩胛骨體部粉碎性骨折。這種累及整個肩胛盂關節面的粉碎骨折為Ideberg分型中的Ⅵ型,已經是最復雜的肩胛盂骨折類型;本例患者除了肩胛盂粉碎骨折外,同時還合并肩胛體部粉碎性骨折。并且肩胛盂骨折因位置深、毗鄰神經血管密集,手術風險大,同時技術要求非常高。若處理不當,易導致復位不良、固定不可靠等不良后果,最終導致患者肩關節創傷性關節炎或功能喪失。術前,團隊在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主任安小春的帶領下組織術前討論,針對骨折特點、手術難點、手術入路、復位和固定策略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最終確定了科學合理的手術方案。
術中,患者采用“漂浮體位”聯合全身麻醉,利用前后聯合入路進行手術。手術團隊在麻醉護理團隊配合下先通過后路顯露固定肩胛體部骨折,恢復其對肩胛盂骨性支撐;再通過前入路解剖復位固定肩胛盂前側關節面骨折塊;最后復位固定肩胛盂后側粉碎的骨折塊。術中仔細保護重要神經血管,仔細操作避免對軟組織和骨折塊的血運造成破壞。為保證手術效果,術中及時對關鍵步驟進行透視檢查。術后CT清楚顯示,粉碎的肩胛盂骨折和肩胛體部骨折均獲得了滿意的解剖復位,對位對線完美,關節面平整如初。術后,手術醫師和專職康復醫師同時指導、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患者肩關節活動度逐步恢復,對治療效果表示非常滿意。
安小春指出,肩胛盂粉碎性骨折手術需兼顧解剖復位與功能重建。該病例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創傷骨科在復雜肩部創傷救治領域達到省內先進水平。作為區域創傷救治中心,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將持續開展新技術、優化快速康復(ERAS)模式,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微創、高效的醫療服務。
(來源:濱醫煙臺附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