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盤點過上海新房市場上的很多變化
比如洋房、疊墅等斷供已久的產品回歸,還有四五房大戶型和飄窗的增多等等
事實上,還有一個新的趨勢在慢慢抬頭
那就是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關注電梯了,尤其推崇宣傳“一梯一戶”的概念
那么,這個幾梯幾戶到底是什么意思?
這里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電梯一般用梯戶比這個數值來衡量,梯戶比=電梯數÷戶數(標準層),大致分成這三種類型:
可以看到,別墅、洋房還有小高層等改善類住宅,梯戶比一般較低,在1:1到1:2左右
最奢侈的莫過于一梯一戶,每棟樓由1部電梯服務每層1戶業主
常見的剛需高層住宅則多是2梯4戶和6戶,也就是一棟樓有2部電梯、每層4戶或者6戶,梯戶比在2:4到2:6之間
正因為不同梯戶比帶來不同的居住體驗,影響到舒適度和私密性等問題
開發商們在電梯這個細節上也“卷”出了花,設計出了多種電梯獨立入戶的新方法
既能降低成本、縮減公攤面積,更是給購房者們帶來了改善新選擇
01
新房一梯一戶正在成為趨勢
在全上海范圍內,盡管目前有著超過1.5萬個住宅小區、高達800多萬套的住宅房源總量
據不完全統計,其中只有不到30%的房子是帶電梯的
這意味著,能租上或者買到一套電梯房,對大家而言還是頗為奢侈的一件事
事實上這么多年來,上海自帶私家電梯廳、能做到真一梯一戶的房子是少之又少
基本都是極少數市區大平層豪宅才有的配置,和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關系
2024年以來,多個改善項目也在堅持做“一梯一戶”
接下來還有金茂璞元、徐匯嘉佰道等多個“地王”項目,都將帶來此類新房產品
除了大平層之外,湯臣君品在浦東金橋打造的平層類產品同樣如此
不是什么刷卡才到某一戶,而是每一戶就是一部獨立的電梯為業主服務
湯臣君品戶型動線示意圖
而動輒一個小目標的頂豪,打造的大尺度電梯廳更加奢侈
不僅僅拘泥在“一梯一戶”,甚至出現了“多梯一戶”,一戶業主可以享受到好幾部電梯的專屬服務
以萬科在巨鹿路推出的新晉豪宅高福云境為例
低區300平大戶型配的是兩梯一戶,高區500多平起步的頂豪直接是三梯一戶
主人電梯廳位于平面正中,由玄關步入南北通透的主臥套房,即可享受個人時光
保姆則是通過單獨家政電梯入戶,直達保姆房和家政區,與業主的私人空間進行徹底區隔
這樣一來每個區域互相聯通,又互不干擾,極大增強了終極改善對隱私性的要求
那普通人買房還有沒有辦法,也能買到這樣的專屬電梯廳呢?
解決方案就是“類一梯一戶“的創新排布形式
這種并非嚴格意義上的“一梯一戶”,而是由開發商們巧妙采用貫通梯、中間隔斷、戶型調整等方法
比如兩梯兩戶在中間隔斷,還有一梯兩戶進行雙開門設計等,讓各家業主都能擁有歸家即入戶的專屬體驗
保利虹橋和頌IN225就是典型代表
每戶與同層另一戶沒有動線交集,可以單獨使用電梯前廳,大大提高了歸家私密感與舒適度
保利虹橋和著同樣實現全系配置,保利天奕除小戶型外也都有安排
緊隨其后,越秀、寶華、華潤置地等新房項目也開始出現
內中外環的多個板塊新房都有了獨立電梯廳,不再只是豪宅的專屬特權
連不到100平的最小戶型,總價不到600萬的剛需房也能做到
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類一梯一戶“有可能和全屋飄窗、多陽臺一樣
成為更多上海新房的標配
02
這些電梯新設計,給新房產品力帶來了哪些改變?
首先最顯著的,就是業主歸家動線的變化
寶華紫薇花園的業主們打開電梯門,轉個身就回家了,整個流線無比順暢
這塊私密性很強的無高差過渡空間,天然成為了入戶玄關的一部分
華潤虹橋潤璟,直接做到了純洋房社區的類一梯一戶
單部電梯只服務每棟樓6層的12戶業主,由“地庫—大廳—獨立電梯—歸家”
平日里不用和鄰居擠電梯,也不用擔心樓道里人來人往
使得業主整體居住動線更加純粹,進一步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第二點也很直接,那就是附贈面積的變大
大家買房一般都會關注得房率,得房率越高就代表著套內的實用面積就越大,能獲得更多的儲物空間
而對于自己家門外的公共空間,有多少能利用的并不清楚
事實上現在唯一能從外部合理“偷”面積的方法,只有通過電梯廳了
上海保利天奕新推出的125平戶型
光電梯廳的附贈面積就達到了近10平,四舍五入相當于增加了約6%的得房率
和市面上部分140平戶型一樣能打
這樣一梯一戶式的私家電梯和獨立玄關入戶
業主打上柜子就能在進自家門前,完成放傘、掛衣、換鞋、清潔等一系列工作
還能儲藏不常用的物品,包括大件行李箱、運動器械、兒童玩具等,以及騎行車、滑雪板、高爾夫球桿
總之,只要不影響消防安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好進行任意布置
歸家的儀式感,還有戶型可以承載的收納,得到了全方位擴張
最后,電梯廳的空間也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設計
萬科中興傲舍的電梯廳,門到墻面的距離被放大到接近3米
在容納一個休閑沙發的情況下,依然允許一家人松弛的候梯
而且加入了藝術元素,業主在等待的過程中也能有足夠的品質感
還有杭州沄璟利用極高的窗墻比,結合270度采光面,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全明電梯廳
墻面不僅預留了擺放藝術品的顯性收納,彰顯業主的藝術品味
而且連電插頭都提前做好了,為實際使用考慮的相當周到
越秀蘇河和樾府則是給電梯配上了絲綢之路巖板背景墻,還有甲級鑄鋁防火門
一步一景,將歸家的儀式感拉到滿分
越秀蘇河和樾府實景圖
有的新房現在還配上了智能提前呼梯系統
讓電梯按需恭候,業主們從此告別了無聊的“等電梯”環節
03
為什么開發商開始重視一梯一戶的設計了
說實話,新房的梯戶比之所以需要迫切改善
最直接原因就是過去主流的100平小三房存在太多痛點
在這些剛需高層小區里,基本都是標準的兩梯四戶
一來把最好的資源景觀都給到邊套,中間套很容易南北不通透
二來不可避免有消防連廊的設計
中間套的衛生間、廚房窗口,都可能對著天井外廊,隱私性和采光都有諸多影響
業主的居住體驗打了折扣,中間套淪為了犧牲品,因此在價格上也會略低于邊套
通過“類一梯一戶”的結構設計,可以從先天就消除了連廊結構,讓所有業主都能擁有一樣絕佳的居住體驗
而站在開發商的角度
之前也確實受到多種限制,影響他們去做這種“類一梯一戶”的排布
首先就是容積率不允許
高容積率時代,土地開發強度越大,房屋的密度也就越高
只有增加樓棟的層數和戶數,提高梯戶比,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納更多的住戶,提升單個項目的經濟效益
其次就是出于對建筑成本的要求
低梯戶比需要更多的電梯和樓梯空間,公攤面積普遍超過30%,遠高于普通住宅
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容積率條件下,開發商為了打造“一梯一戶”
只能減少總的戶數、提高單套住宅的面積和價格,甚至還要提高物業的維護費用,也就成了豪宅客戶的改善特權
但是到了此時此刻,我們看到樓市出現了巨大轉變,總體從“剛需為王”向“改善當道”轉變
不僅是全國的容積率都開始下降了
各地土拍市場上有了更多低密地塊的出讓
今年3月初容積率2.0以下的在售地塊占比高達44%,為近四年新高
新房也變成了“產品力”大比拼
新實施的《住宅設計規范》就明確指出,總層數在12層以上的住宅,每棟樓的電梯數量不能少于兩部
各地的住房新規進一步給了像四代宅這樣全新產品的巨大發揮空間,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得房率超過100%
而電梯廳的革新,正是對實際可用面積的極大提升
讓業主有了更多的獨立空間,也給每套房子都擴充了玄關部分
從改善豪宅到剛需小戶型,都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梯一戶”的設計
再跟全屋飄窗、四五房的大戶型組合在一起,別提吸引力有多大了,和二手房的差距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04
在高層住宅林立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電梯不僅是垂直交通工具
更是生活品質的試金石,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家的一部分
因此現在的新房電梯廳都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不斷迭代升級,讓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不過,電梯后續還要“管得好”,和小區公區的保養一樣都離不開物業的支撐
更要提醒大家在買房之前,一定要認清自身是否對電梯有追求
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電梯房確實也貴一些,需要為不低的房價和物業費買單
這樣才能買到一個品質和性價比兼顧平衡的家
以上為正文,來自遠山
這是真叫盧俊公眾號的第6173篇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