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網呂梁供電公司依托“光明大模型+流程機器人”技術融合創新,直擊營銷七大專業領域核心痛點,推動傳統業務模式向智能商能轉型,為電力服務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合同起草,從“人工撰寫”到“智能智造”。曾幾何時,高壓供用電合同起草是讓業務人員頭疼的“老大難”——人工逐字撰寫效率低下,條款校核稍不留意就會出錯。如今,客服中心創新應用“光明大模型”的應用徹底改寫這一局面。系統自動填充合同模板,精準適配最新電價政策,同步完成法務條款交叉校驗,短短數秒便能生成標準化合同文本。在竣工報驗環節,智能系統化身“火眼金睛”,實時比對人工填報數據與系統檔案,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觸發預警,將法律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自該技術應用以來,營銷檔案異常率顯著下降,正朝著“零異常”目標全速邁進。
核算退補,從“分散人工”到“精準智控”。傳統電費退補核算依賴人工,存在數據來源分散、預測精準度不足等痛點。客服中心通過技術融合實現突破:流程機器人自動抓取市場化系統多源數據,快速生成標準化退補方案;依托“光明大模型”深度挖掘歷史數據規律,精準預測下月退補電量電費,為資金動態調度提供數據支撐,讓核算退補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智驅”。
線損治理,從“滯后響應”到“實時智防”。針對線損指標數據滯后、監控時效性不足的短板,客服中心打造“技術組合拳”:通過“流程機器人+2.0采集系統”深度聯動,實現失壓、失流等異常數據的分鐘級篩查與責任人郵箱自動推送,處理響應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90%,推動線損治理從“被動排查”向“主動預警”升級。
營銷審計,從“人工查糾”到“智能清零”。依托大模型的強邏輯判斷與海量數據處理優勢,客服中心創新構建營銷審計智能體系:系統自動穿透營銷業務系統關鍵節點,實時標記異常數據并觸發整改流程;同步生成標準化修正建議清單,推動問題整改從“被動查糾”向“主動清零”轉變,助力實現問題“清倉見底”。
“我們將持續深化‘光明大模型+流程機器人’技術融合應用,在營銷全專業領域推進‘流程智能+感知智能’雙輪驅動,著力打造‘全業務AI化’標桿典范。”國網呂梁供電公司客服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輸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呂梁方案”,為國家電網數字化轉型貢獻智慧與力量。(記者 張娟娟 通訊員 成子豪)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