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內童聲清亮,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音樂劇團的首部原創音樂劇《七彩鸚鵡大冒險》在此首演。當晚,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音樂劇團的團員們,在北京音樂廳管弦樂團的現場伴奏下,以奇幻冒險故事與專業藝術呈現,為觀眾獻上了一臺視聽與教育兼具的藝術盛宴。
作為國內首部采用管弦樂隊全程伴奏的原創兒童音樂劇,《七彩鸚鵡大冒險》由中國交響樂團藝術培訓中心傾力打造,特邀青年作曲家賈如作曲,中央戲劇學院團隊負責導演與舞臺造型設計。演出中,北京音樂廳管弦樂團的恢弘演奏與小演員們的清澈童聲交織,配合專業造型團隊定制的鸚鵡、禿鷲等動物服飾與奇幻舞臺布景,瞬間將觀眾帶入了音樂編織的奇幻世界。劇團負責人介紹,小演員們歷經四個月專業訓練,根據個性特點分配角色,最終在舞臺上呈現出自然生動的表演。“這種專業樂團現場伴奏的方式,既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水準,也為孩子們提供了與職業藝術家同臺的機會,是美育實踐的創新探索?!?/p>
故事圍繞音樂國與寂靜國的沖突展開:寂靜國統治者禿鷲與從音樂國負氣出走的海鷗合謀竊取了音樂國的守護神器“高音譜號”,音樂國陷入混亂。為奪回神器,鸚鵡們在豆豆的帶領下穿越黑森林、突破老鷹與烏鴉的圍堵,最終以團結與智慧戰勝強敵,用《鸚鵡之歌》驅散黑暗,讓鳥島重歸平靜。劇情看似奇幻,卻暗含對少年兒童的深刻教育意義:鸚鵡因分散被逐個擊破,直觀詮釋了“團結協作的力量”;以弱勝強戰勝老鷹的過程,傳遞了“智慧彌補力量差距”的智慧;對海鷗的原諒與對老鷹的堅決反擊,更引導觀眾思考“寬容的邊界”與“底線的堅守”。一位帶孩子觀劇的家長感慨,“故事沒有說教,孩子看完主動討論‘寬容的界限在哪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比課堂更有效?!?/p>
在國家美育政策指導下,《七彩鸚鵡大冒險》成為重點培育的少兒藝術教育項目,成功加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親子劇場”項目。首演結束后,小演員們手拉手謝幕,臺下掌聲經久不息。這部凝聚專業團隊心血與孩子們熱情的作品,不僅為暑期藝術市場注入新活力,更以“首創現場樂隊伴奏”的模式,為國內少兒音樂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國之驕子/供圖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