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15萬的寶馬X3,香嗎?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李東陽
報道 I 李東陽朋友圈
寶馬又一車型獻上了滿分跳水姿勢!
有哥們這段時間打算換車,糾結是體驗新能源的樂趣還是抓住燃油車的降價尾巴,逛了寶馬4S店,發現寶馬X3裸車價直接來到了25萬左右,要知道這可是曾經售價40萬的車型啊。
即便寶馬降價的新聞咱們屢見不鮮,但一次又一次價格崩盤還是讓人驚覺錯愕,尤其寶馬X3這幾年在中國一直是暢銷車型。
其實最近一兩年里,燃油車的崩盤有目共睹!
前有奧迪狂降10萬,路虎價格下探至20萬,凱迪拉克狂飆到了15萬,后有BBA陣營宣布重啟燃油車戰略,掙扎在轉型路口,豪華品牌的價格與底線仿佛一夜之間全沒了。
這個世界的參差有時候真的大到超乎想象。
畢竟一款款新能源汽車賣爆的新聞不斷刷屏,這邊寶馬X3狂降15萬,一種新能源和燃油車冰火兩重天的感覺油然而生。
相較于新能源車企們為了如火如荼的明天而屢屢降價,大眾對傳統燃油車,尤其是豪華車品牌的降價更多報以“日薄西山式”掙扎的蔑視。
不過當25萬的寶馬X3擺在眼前時,很難有消費者忍住不心動啊。
要知道2025款的寶馬X3,提供 xDrive25L 豪華套裝、xDrive30L 領先型 M 運動套裝、xDrive30L 尊享型 M 運動套裝三款車型,指導價分別為34.99萬、39.99萬和44.99萬元。
圖源:寶馬中國官博
新車型上市沒多久就迎來降價,寶馬的豪車底色真的褪色了。
部分地區寶馬銷售表示,2025款寶馬X3 25L豪華版,6月的裸車價來到了24.79萬,落地價是28.06萬。其他兩個版本同樣有不小的優惠。
咱們常說,新車降價最受傷的是老車主們,這次同樣不例外。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車主表示,自己兩三個月前買老款X3 25i時,裸車價25萬左右,僅僅過去了一個多月,新款和老款的價格差不多一樣了。
簡直是委屈他媽給委屈開門,委屈到家了!
那么寶馬為何頻頻丟棄價格底線、豪華臉面?
來看財報數據,5月初,寶馬集團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337.58億歐元,同比下滑7.8%;凈利潤21.73億歐元,同比下滑26.4%,營收和利潤都沒扛住。
而銷量數據足以說明一切,一季度寶馬集團在歐洲實現增長6.2%,在美國市場增長4.1%,整體來看,寶馬集團在全球大部分市場都實現了增長。
其中最扎眼的是中國市場數據,作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市場2025年一季度累計銷量155,195輛,同比下滑17.2%,占全球總銷量的26.5%,是唯一出現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場。
原因不難揣測,當下的中國車圈諸侯林立、百家爭鳴,價格戰硝煙更是四處彌漫,沒有一個品牌能夠獨善其身。
降價沖銷量幾乎是寶馬X3的唯一選擇。
而且早在去年底,寶馬就釋放了“自殺式”襲擊車圈的信號,彼時網上瘋傳一張促銷海報,顯示某地寶馬4S店,寶馬i3限時福利價為15.9萬元。
盡管后來被證實只有少數車型參與優惠,而且需要疊加政策,但放在寶馬身上還是讓人感到深深的不真實。
悲觀的來講,目前整個豪車市場沒有一個逆流而上的品牌。
還記得前幾天瑪莎拉蒂被曝原價65萬元起的Grecale SUV,有經銷商門店只賣38.88萬,降價幅度令人發指。
即便從內因到外因豪車陣營都有降價的充足理由,但是反映在大眾眼中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車企鐵王座上的“話事人”也需要降價促銷了嗎?
畢竟低價銷售產品向來會給消費者留下品牌低端廉價的印象,降低品牌的形象和聲譽。
寶馬X3是寶馬品牌旗下的中型豪華 SUV,自2003年誕生以來已歷經四代車型,憑借運動基因與豪華質感成為全球市場的標桿。
在2018年,由華晨寶馬國產,直接對標奧迪 Q5L 和奔馳 GLC。之后迎來銷量大爆發,2018-2023 年累計銷量超99萬輛,成為豪華中型 SUV 市場的銷量主力。
一直到2025年,寶馬X3終于被后浪拍在了沙灘上,數據顯示,2025 年1-4 月累計銷量2.26 萬輛,同比下滑 79.5%,4 月銷量 2742 輛,主因第四代車型上市初期產能調整及競品換代沖擊。
同期與老對手相比更顯慘淡,即便豪車陣營普遍經歷銷量下跌潮,但奔馳憑借GLC的設計語言,奧迪依靠更低的價格優勢,切走了寶馬X3的蛋糕。
當然了,站在這個車圈大環境來看,寶馬的窘迫,只是如今豪車陣營在華市場唏噓哀哉的縮影。
圖源:小紅書網友
2024 年,奔馳集團總營收為1456 億歐元,同比下滑 4.5%;凈利潤 104 億歐元,同比減少 28.4%;奧迪 2024 年總營收 645.32 億歐元,同比下滑 7.6%;凈利潤 41.89 億歐元,同比減少 33%,數據慘不忍睹。
BBA最近一兩年體驗到了結結實實的生存壓力,而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市場的低迷表現是其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過去一年,奔馳、寶馬、奧迪去年在華銷量分別為68.36萬輛、71.45萬輛、64.94萬輛,同比跌幅分別為7%、13.4%、10.9%,在全球銷量跌幅中遙遙領先。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 “科技配置”“智能體驗” 的關注度,正逐漸超越傳統意義上的豪華特質。
從市場動態來看,華為的高階智駕系統、蔚來的換電網絡、小米的生態聯動、理想的智能化功能等,已成為更熱門的討論焦點;相比之下,BBA 卻只能靠降價來維系市場熱度。
以BBA為代表的豪車陣營,最近幾年在轉型重壓下一度有些手忙腳亂。
在新能源浪潮愈演愈烈之際,燃油車企們紛紛宣布推出電車,且宣布在不久的將來停產燃油車,一副洗心革面的姿態。
但這么長時間過去,貌似只換來了燃油車裹足不前,電動車難堪大用的下場。
所以豪車陣營不得已又開始狼狽踩剎車,如奧迪CEO高德諾宣布取消2033年停售燃油車的目標,不再設定內燃機終止時間表,奔馳之前也已全面放棄“2030年全面電動化”策略,寶馬則從未給出燃油車退出時間表。
行業發展到今天,一個明確的共識是——純電動車并非未來汽車的全部。
事實上,目前堅定走在純電道路上的車企只有一家,那就是特斯拉。
之前在社交媒體上,不少4S店喊出了“奧迪A3限時一口價12.49萬元起”的口號,如甩賣大白菜一般。
這一策略背后的原因是,奧迪過去一年在銷量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直到打出了繼續生產燃油車的策略,市場才認為這是拯救這家公司的最好策略。
當然了,放棄激進電動化策略不代表完全舍棄,BBA給出的解題之道是擁抱中國企業。
如奧迪與上汽合作,推出了專為中國打造的子品牌AUDI,還為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接入了華為乾崑智駕方案,支持高速及城區高階輔助駕駛。
2025年奔馳與 Momenta 合作開發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搭載于純電CLA等至少5款車型,支持高速及城區領航功能,針對中國路況和駕駛習慣定制。
今年7月,寶馬宣布與中國自動駕駛公司 Momenta 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覆蓋高速及城區道路的全場景點到點領航功能,計劃應用于2026年國產的新世代車型。之前還與華為、阿里巴巴展開合作,惡補智能化功課。
可以肯定的是,被時代困住的豪車陣營正在努力掙脫枷鎖,這場牌局依舊沒有完結。
咱們已經過了看車標下訂單的時代,未來車企的比拼將會是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的品質與價值大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