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操心孩子學習的家長們!你們是不是經常操心孩子初中成績差,心里直犯嘀咕:這還有救不?今天就給大家嘮嘮,三個關鍵點,讓孩子成績逆襲,改變馬上發生!
先說說第一個關鍵點,成績差可不等于人生就完犢子了,咱得先跳出“標簽化”這個大坑。每次看到成績單上那可憐巴巴的數字,好多家長就忍不住給孩子貼標簽,什么“笨”“懶”“沒救了”,巴拉巴拉的。但你知道嗎,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生大腦還在發育呢,他們的認知能力就像一棵沒修剪的小樹苗,得花時間、用對方法去引導。有個媽媽,發現兒子數學才考28分,沒打罵,而是陪著孩子一道一道分析錯題。嘿,才過了三個月,孩子自己就開竅了,說:“原來每道題都藏著解題密碼呢。”
再來講講第二個關鍵點,要挖掘“冰山下的動力源”,孩子的情緒可比分數重要多了。成績下滑有時候就是情緒問題露出來的一點點冰山尖。有個14歲的小姑娘小雨,成績突然就不行了。后來才發現,她每天得花3小時給生病的媽媽做飯。她爸接手家務后,嘿,這數學成績蹭蹭就從60分漲到85分了。我建議家長們跟孩子玩玩“情緒溫度計”游戲,每天睡覺前和孩子聊聊三件開心事、一件煩心事,用彩色便簽記下來,慢慢和孩子建立起情感聯結。
接著是第三個關鍵點,建立“成長型腳手架”,把“我要你學”變成“咱們一起探索”。這里有幾個小妙招:一是時間管理革命,用“番茄鐘 + 闖關模式”,把作業拆成15分鐘的小任務,完成一個就能解鎖游戲時間;二是搞個“錯題博物館”,把錯題做成手賬,標上“陷阱標記”“解題錦囊”,讓錯誤都變成孩子的勛章;三是設立“家庭學習實驗室”,每周來個“無手機日”,全家一起做做科學實驗,辯論辯論社會熱點,讓學習自然而然地發生。
咱還得警惕“虛假努力”這個陷阱。好多孩子看著是在瘋狂刷題,其實就是在機械重復,沒啥效果。建議用“三色筆記法”,綠色標已經掌握的知識,黃色標有點模糊的,紅色圈出完全不懂的。要是紅色部分超過30%,就得趕緊找老師給孩子量身定制補漏方案。
最后,咱得重構評價體系,別老盯著分數排行榜,用“成長坐標系”來替代。和孩子一起定個“進步里程碑”,第一周每天主動整理書桌10分鐘,第二周能獨立完成兩道應用題,第三周在小組討論里發言3次。孩子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開個家庭會議,給他頒發“進步勛章”,讓改變實實在在看得見。
最后的最后,我得提醒大家,教育可不是百米沖刺,而是得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你要是能放下焦慮,和孩子一起搭建“成長腳手架”,那些看著頑固的“差成績”,說不定就成了孩子往上爬的階梯。記住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咱們就耐心等著孩子這輪“日出”吧!大家覺得這些方法咋樣,要不要回去試試呀?
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的個案咨詢,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有卓越的咨詢效果。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成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