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票贊成,11票反對,丹麥議會高票通過“防務合作協議”。協議內容顯示,美國在格陵蘭島上具有自由軍事駐扎權,享受駐外法權,軍事人員可以自由進入格陵蘭島。這和丟失格陵蘭島主權有何差別?真是奇恥大辱。
自打二戰那會兒,美國就盯上了這座北極戰略要地。1941 年納粹占領丹麥本土,美國趁機跟丹麥駐美大使簽秘密協議,派兵進駐格陵蘭島建軍事基地。
那時候丹麥本土都被占了,美國說是 “保護”,其實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二戰結束后,美國不但沒撤兵,還把圖勒空軍基地(現在叫皮圖菲克太空基地)變成了自家在北極的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這么多年來,美國在格陵蘭島的軍事存在越來越深,這次協議更是直接把大門鑰匙塞給了美國。
看看協議里的條款,簡直離譜到家!美國大兵能在格陵蘭島自由駐扎、自由進出,還享受駐外法權。啥叫駐外法權?就是美國士兵在島上犯了事兒,丹麥法律根本管不著,只能送回美國按軍法處理。這跟租界有啥區別?當年列強在中國搞租界,也就是這么個套路!更過分的是,美國還能在島上隨便建軍事設施,甚至連工程承包商都能不受丹麥勞動法約束,美元成了基地里的 “硬通貨”。這哪是合作,分明是把格陵蘭島當成了美國的 “海外飛地”!
有人可能會說,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土,丹麥議會有權做決定。但別忘了,格陵蘭島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文化,2009 年的《自治法》明確規定,涉及防務的國際協定得跟格陵蘭政府協商。可這次協議呢?格陵蘭議會連個知情權都沒有!島上老百姓舉著 “美軍滾出去” 的牌子上街抗議,丹麥政府就跟沒看見一樣。這不是欺負人嗎?格陵蘭島民本來就對自治權看得很重,現在丹麥政府這么一搞,簡直是把他們的尊嚴按在地上摩擦。
從戰略上看,美國這步棋下得太狠了。格陵蘭島卡在北極圈門口,全球變暖讓北極航道越來越重要,未來很可能取代馬六甲海峽成為國際貿易的 “黃金水道”。而且島上稀土資源占全球 25%,還有石油、天然氣、鈾礦這些寶貝。美國控制了格陵蘭島,就等于卡住了北極航道的咽喉,還能把稀土資源攥在手里,這對中國、俄羅斯來說都是致命威脅。美國在島上部署 MQ-4C 無人機,監控范圍能覆蓋俄羅斯海域,還把 F-35 戰機派過去,明擺著就是要在北極跟俄羅斯掰手腕。
歐洲那邊也炸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直接罵丹麥 “出賣歐洲利益”,歐盟更是氣得跳腳。格陵蘭島可是歐洲在北極最后的戰略支點,現在丹麥把它交給美國,歐洲在北極的話語權直接清零。歐盟想建個 “格陵蘭安全框架機制”,可美國根本不搭理,直接把格陵蘭的防務指揮權從北約劃到自家北方司令部。歐洲那幫國家嘴上喊得兇,其實根本不敢跟美國硬剛,畢竟他們的能源、技術都得靠美國。
最讓人寒心的是丹麥政府的態度。2019 年特朗普想買格陵蘭島,丹麥首相還義正言辭地拒絕,說 “格陵蘭不是商品”。可現在呢?不但白送駐軍權,還把司法、經濟大權都交出去了。這不是賣國是啥?丹麥老百姓在哥本哈根街頭舉牌子罵首相 “賣國賊”,一點都不冤。當年丹麥被納粹占領,現在又被美國 “和平演變”,真是 “前門拒狼,后門進虎”。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駐軍是為了 “共同防御”,可防御誰呢?俄羅斯?中國?說白了,就是美國想當北極的霸主。北極這塊蛋糕,美國已經咬了一大口,接下來肯定還有更多國家摻和進來。但最倒霉的還是格陵蘭島民,他們的土地被占,資源被搶,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這就是弱國的悲哀,在大國博弈中,小國永遠是犧牲品。
總的來說,丹麥議會這波操作,跟直接把格陵蘭島的主權拱手相讓沒啥區別。駐外法權、自由駐軍、經濟特權,這些條款把格陵蘭島變成了美國的 “殖民地”。格陵蘭島民的抗議、歐洲的憤怒,都擋不住美國的野心。這事兒給咱們提了個醒,在國際政治里,拳頭硬才是硬道理,弱國無外交,真不是說著玩的。丹麥這次的教訓,夠全世界小國喝一壺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