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燚
7月17日下午,北京中影國際影城的簽到臺前,一群身份迥異的人陸續抵達:專業影評人手持筆記本、電影學者翻閱研究資料,而擁有千萬粉絲的UP主則架起三腳架,他們共同組成了「抖音電影百評團」,來參與姜文新片《你行!你上!》的首映專場。放映結束后,姜文帶著新片主演團隊出現在活動現場,臺下「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的相機、手機鏡頭紛紛亮起——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媒體發布會,更像是一場跨越創作與評論邊界的對話。
在這場開放又豐富的交流中,導演姜文及演員馬麗、 從“子彈飛”到“鋼琴鍵”: 姜文骨子里的挑戰欲 "用鋼琴拍一部《@陳家出了個秀才的提問時,眼中閃爍著熟悉的鋒芒。這位以槍火、革命、雄性荷爾蒙著稱的導演,此次將鏡頭對準了鋼琴家的成長故事,這種在國內電影鮮見的題材選擇,恰恰印證了他骨子里的挑戰欲。 "很多人覺得這題材'不姜文',但我偏要證明,沒有槍照樣能拍得驚心動魄。"姜文坦言,創作動機部分源于對自我的突破——在完成七部帶有暴力美學元素的作品后,他渴望探索新的敘事可能性。更私人的原因則與家庭角色的轉變有關:"母親去世后,父親重病,我突然從'兒子'變成了'父親',這種視角的切換讓我想拍一個關于家庭、成長的故事。" 這種轉變在影片中體現為對父子關系的細膩刻畫。當「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1900影劇室提問"為何故事止于主角17歲"時,姜文的回答耐人尋味:"17歲是人生的分水嶺,既保留著孩童的純粹,又開始觸摸成人世界的復雜。這和我當下的心境很像——既想保持創作的銳氣,又多了些對生活的寬容。"他透露,片中父親從"逼子成器"到領悟"孩子智商隨媽媽"的轉變,正是自己作為父親的真實感悟。 馬麗在片中飾演母親周秀蘭,這個角色被她稱為"家庭的定海神針"。面對「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橘子閱了關于喜劇表演差異的提問,馬麗坦言:"姜導的喜劇不是靠段子堆砌,而是藏在生活褶皺里。就像片中買火車票回沈陽那場戲,導演讓我把'憑什么我走'的委屈和'必須我走'的決絕揉在一起,這種層次感是之前沒體驗過的。"她笑稱自己接戲時連角色身份都不知道,"但'姜文'這兩個字,就是最好的保證書。" 活動現場的主演們有個有趣的共同點——多數主演還沒看過成片。"我們都是被導演'蒙著'拍戲的。"飾演“鄰居”一角的余皚磊一句話逗笑全場。這種"未知狀態"反而成了表演的催化劑,正如葛優所說:"不知道整體故事,只能專注于當下的情緒,倒有了意外的真實感。" 葛優此次的造型成了抖音網友熱議的焦點,"愛音斯坦"的外號和"毛狗"的調侃讓他忍俊不禁。"全靠發型師,"他摸了摸頭發笑道,"追火車那場戲,我是真跑,導演在旁邊喊'再快點',現在想想還后怕。"姜文補充道:"他那發型不是為了搞笑,是為了體現角色的執著——頭發亂了都顧不上梳,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 于和偉對角色雖未過多透露,但他透露了與姜文合作的獨特體驗:"導演不按劇本出牌,經常現場改詞。有場戲我記得特清楚,他突然說'你應該帶著點東北口音',我愣了一下,他說'對,就是這種不知所措的勁兒'。"這種即興創作的氛圍,讓演員們始終保持著對角色的新鮮感。 飾演“老師”一角的辛芷蕾則分享了被姜文糾正東北話的經歷:"我從小說東北話,導演卻說'不對,這不是角色該有的味兒'。后來才明白,他要的不是地域特色,而是人物的精氣神。"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讓整個創作團隊時刻處于緊繃又興奮的狀態。 真實、多元、有溫度, 抖音重塑電影評論新生態 "片中您三連問里的'那旮沓'到底指什么?"當「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默默有聞拋出這個問題時,現場陷入短暫的安靜。姜文沉思片刻后回答:"其實是每個人心里的天花板——你總覺得有東西擋著,其實是自己被雜念困住了。"這個答案在抖音百評團成員中引發共鳴,也恰恰印證了這個群體存在的價值:他們不只關注影片的表層敘事,更試圖挖掘創作者的深層表達。 「抖音電影百評團」的提問往往帶著強烈的個人印記。@郭云神奇作為逐幀分析過《讓子彈飛》的資深影迷,直言不諱地探討片名《你行!你上!》的深意,這種多元的表達方式,徹底打破了傳統影評的刻板印象。 "我們不是來挑刺的,是來對話的。"「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的這句話道出了核心邏輯。與傳統媒體提問不同,他們的問題有些往往源于個人體驗:有人從單親家庭視角關注母親角色,有人結合自身學琴經歷探討教育方式,這種"帶著體溫的評論"讓主創們更易敞開心扉。姜文就坦言:"這些問題比我預想的更尖銳,也更真誠,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 這種互動模式正在重塑電影評論的生態。以往隔著屏幕的影評,變成了面對面的交流;高高在上的專業解讀,融入了普通人的真實感受。正如活動現場主持人所說:"他們用手機鏡頭記錄思考,用短視頻傳播觀點,讓電影評論從象牙塔走進了市井巷陌。"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出現顛覆傳統的評論生態,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抖音電影百評團」群體構成的獨特性:抖音邀請影視領域的專業創作者、資深影評人、影視行業從業者(如導演、編劇等)以及熱愛電影、具有電影評論能力的抖音創作者,分享自己對各類影視作品的獨到觀點和評價 ,抖音倡導評論真實客觀、豐富多元、有深度洞察,同時評論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分享,這就使得抖音的電影評論內容獨特、“活人感”強、“體溫感”強。 評論與創作的共生: 電影行業的新邏輯 活動現場,當抖音音樂達人@小陳同學和@董浩冉用樂器演奏出影片中《黃河大合唱》等曲子的旋律時,姜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這就是我想要的,"他說,"電影不是拍完就結束了,它應該像一顆種子,在觀眾心里發芽,長出不同的東西。"這種創作者與觀眾的直接對話,正反應了當下電影行業的新邏輯。 姜文曾說:“任何一個好的作品,都是創作者和欣賞者‘合謀’完成的,如果不共同完成,那這個作品只是一半。”這其實昭示了一個本質:創作者和受眾是共生關系,創作與評論也是共生關系。 對于電影行業而言,這種新生態的意義不言而喻。從創作端看,「抖音電影百評團」的多元視角為創作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反饋。姜文就表示會認真研究大家的提問,"有些角度是我們創作時沒意識到的,很有啟發。"從傳播端看,這些帶著個人溫度的評論視頻,比官方宣傳更易引發普通觀眾的共鳴。平臺用戶反饋顯示,不少網友表示"被影評人的真實感受打動,想去看看"。這種生態賦能具有雙向價值:既為《你行!你上!》此類作者電影找到增量觀眾,也通過姜文的文化資本提升平臺調性。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評論權力的下放。以往掌握在少數專業影評人手中的話語權,正在通過抖音這樣的平臺分散到普通觀眾手里。一個出租車司機的觀影感受,可能與大學教授的解讀同樣有價值;一個孩子的直觀反應,或許比專業分析更能觸動人心。這種去中心化的評論生態,讓電影真正回歸大眾藝術的本質。自2025年春節檔期以來,「抖音電影百評團」以創新姿態闖入電影評價體系,并在短短半年內已成為片方與大眾間的關鍵紐帶。 活動結束時,姜文與「抖音電影百評團」成員合影留念。"這才是電影該有的樣子,"他說,"有人拍,有人看,有人聊,熱熱鬧鬧,挺好。"這場跨越創作與評論邊界的對話,不僅為姜文新片增添了更多解讀維度,更預示著電影行業的一種新可能——當評論不再是冰冷的判斷,創作不再是孤獨的表達,電影才能真正成為連接人心的紐帶。 「抖音電影百評團」的出現,或許正是這個時代的必然。它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打通了從創作到接受的最后一公里,讓電影評論從紙面上的文字,變成了流動的、互動的、充滿生命力的對話。當用戶在抖音搜索“你行你上”,「抖音電影百評團」對《你行!你上!》的推薦度和影評觀點會有直觀的頁面呈現。當葛優的“愛音斯坦”爆炸頭、雷佳音的海綿寶寶方腦殼等視覺奇觀通過創作者短視頻擴散,專業解讀經二度加工,裂變為算法偏好的傳播爆點——這正是抖音構建“評價-傳播-轉化”閉環的核心邏輯。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抖音電影百評團」僅是抖音布局的一環,抖音更深遠的變革在于構建全鏈路電影生態系統:從「抖音電影百評團」專業背書,到主創直播(#射雕主創做客抖音影人局登娛樂榜TOP6)、用戶二創(《哪吒2》集卡參與人數超240萬),到即將上線的全民評分系統,平臺正打通“映前種草-映后口碑-長效傳播”的完整鏈條。這將重塑數字網絡時代電影產業的底層邏輯。 zsh762079852(微信I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