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輔助器具、智能家居、健康監測、安全監護、照護服務,都很適合獨居老人使用。”7月18日,市民朱女士站在“駛”入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內的智慧適老化改造全場景體驗車“銀齡智慧方舟”前,仔細觀察:防滑扶手、護理用品、智能監測設備等,一一展現在眼前,直觀呈現適老化生活的場景。
今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發布了《關于優化推進本市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主要圍繞完善補貼機制、優化服務供給、強化服務宣傳、規范服務管理等四個方面,進一步推進并優化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工作。
為讓這一利民政策能被更多老年人知曉,市民政局聯合靜安區民政局推動相關企業走進靜安社區,加強政策宣傳。作為上海最大規模的“原拆原建”小區,經過3年多的拆除重建,彭一小區2110戶居民們重回煥然一新的家園,一場“井噴式”裝修高峰即將到來。老年人口集聚、新房集中裝修,適老化改造需求量也大。今天,10家市區級適老化改造平臺優質服務商,在現場擺攤宣傳適老化政策,移動的居家適老化環境樣板間也“駛”抵現場。
在現場,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4月實施的新版《若干意見》有不少變化:如,補貼金額從原來每戶最高不超過3000元提高到5000元;補貼方式改為在支付時立減扣除,不需再提供銀行卡信息;補貼不再要求一次性用完,在為期3年的一個周期內可多次申請適老化改造,累計補貼金額不超過每戶5000元即可。
“我母親今年76歲,是彭一小區的回遷居民。她日常單獨居住,我很不放心。我從媒體上了解到上海對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政策,但具體如何操作,我不是很清楚。這次,我親眼看看居家適老化改造樣板間的情況,也咨詢了相關政策,讓我下定了為母親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決心。”朱女士說。
由于彭一小區最近剛剛完成舊住房成套改造回搬工作,很多居民的新房產證還沒辦理下來,理論上無法申請市級適老化改造政策。彭浦新村街道跨前一步,向市區民政局反映了這一情況。目前,市民政局已為彭一小區居民開通了申請適老化改造政策的綠色通道:彭一小區居民憑《房屋拆除重建協議書》即可申請市級適老化改造政策,享受相關補貼。
為響應《若干意見》提出的“鼓勵支持各類主體設置適老化改造樣板間,建立集適老化產品展示、銷售,改造服務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場所”,今天,彭浦新村街道在共和新路4378號(上海銀行彭浦支行)揭牌了“居家環境適老化體驗展示點暨靜鄰養老顧問服務點”。這也是全市首家在金融機構設立的適老化樣板間,可提供“政策咨詢、需求對接”的“一站式”適老化改造服務。
彭浦新村街道現有60歲以上戶籍老人5.82萬,老齡化程度48.35%,適老化改造申請量和已完成改造量都名列靜安區第一。彭浦新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崔發鵬說,街道持續推進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工作,2021年至今,幫助700余戶老年居民享受到市級和區級的適老化改造政策,其中為130多戶孤寡、殘疾、困難老人實施了個性化的居家適老化改造。接下來,街道將充分整合政府資源、社會資源和市場資源,繼續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智慧化、產業化、多元化發展路徑。
原標題:《移動居家適老化環境樣板間,“駛”進上海最大原拆原建小區》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