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習。
自本報推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陳向明教授教師理論進階書目(詳見),受到讀者廣泛關注。有讀者請陳向明教授繼續推薦課程教學類相關書目,陳教授特別整理若干種,供大家參考。
課程與教學推薦書目
陳向明
(2025年7月14日)
達克沃斯. 精彩觀念的誕生[M];多多益善:傾聽學習者解釋[M]
埃利斯. 課程理論及其實踐范式[M],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
陳曉端(主編).國外教學論基本文獻講讀[A].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陳向明. 在參與中學習與行動——參與式培訓指南[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陳向明.參與式學習指南[M]
懷特海. 教育的目的[M],三聯書店, 2002.
加涅. 教學設計原理[M]
戴爾蒙德. 課程與課程體系的設計和評價實用指南[M].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梅瑞爾. 首要教學原理[M]
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施良方.課程理論 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布魯納著;邵瑞珍譯. 教育過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博比特;劉幸譯.世界教育思想文庫 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安德森,克拉斯沃爾,艾雷辛等編著. 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 布盧姆目標分類學 修訂版[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01.
鐘啟泉,崔允漷等主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郭華.中國課程改革四十年[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8,(第6期).
吳剛平著.校本課程開發[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盛群力. 知識領域分類再探討及其教學應用價值[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2,34(5).
威金斯、麥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M],2016.
威金斯. 基于設計的學校教育[M].
張華. 課程與教學論[M]
威爾遜. 元認知學習[M]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