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繼呂特之后,特朗普的舔狗二號來了,還是超級舔狗,它就是加拿大總理卡尼。當真是,特朗普虐他千百遍,他待特朗普如初戀。
7月16日,加拿大總理卡尼站在鋼鐵廠的車間里,宣布了對華貿易的“制裁重拳”:對所有含中國熔煉成分的鋼鐵加征25%額外關稅,同時規定今年中國鋼鐵進口量不得超過去年一半,超出部分再加征50%關稅。
諷刺的是,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征收35%關稅,還狂妄建議加拿大“不如加入美國”??岵桓覍γ缽娪玻瑓s轉身對中國捅刀。
而中國的反擊快準狠,就在當天,澳大利亞傳出消息:中國即將恢復進口其油菜籽。
妄想拿中國去向美國示好
日前,加拿大總理卡宣布了對中國鋼鐵產品的重磅關稅措施,從7月底起,對所有含有“在中國熔煉和澆鑄”成分的進口鋼鐵征收25%的額外關稅,同時大幅收緊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鋼鐵進口配額。
說的直白點,凡是中國經手的鋼鐵產品,都要多付點關稅。另外,卡尼政府還規定,中國今年出口到加拿大的鋼鐵產品不能超過去年進口量的一半,否則,超出的部分還要額外征收50%的關稅??傊瑢訉蛹哟a,只有一個目的,阻止中國鋼鐵進入加拿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個國家在上述兩項關稅中得到了豁免,那就是美國。
加拿大總理卡幻想通過打壓中國向美國“表忠心”,換取關稅讓步;產業保護:配套投入10億加元“鋼鐵基金”,強制聯邦基建項目優先采購國產鋼材,試圖重塑產業鏈;政治作秀:在漢密爾頓鋼廠高調宣布政策,安撫國內鋼鐵協會,卻避談美國才是沖擊根源。
這種“雙重標準”迅速暴露了加拿大的戰略短板——既無力抗衡美國,又錯估了中國反制的決心。
卡尼的關稅政策公布后僅48小時,中國將年價值20億美元的油菜籽訂單,從加拿大轉簽澳大利亞。這一動作看似突然,實為精準打擊。
還有國內的壓力推著他。安大略省的漢密爾頓號稱“鋼鐵之城”,以前鋼鐵產業養活上萬人,現在因為美國加稅和進口沖擊,工會會員從1.2萬掉到只剩650人。
當地省長和工會天天催政府出手,卡尼特意跑到鋼鐵廠宣布加稅,就是想給選民和產業一個交代,顯得自己在保護大家的工作。
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就在加拿大政府精心盤算著如何討好美國時,他們可能忘了,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的。
幾乎在他們宣布對華鋼鐵加稅的同一天,一則看似不相干的消息傳出:中國和澳大利亞即將恢復一項凍結了五年的貿易——澳大利亞油菜籽將重返中國市場。
這事兒不小。過去,加拿大是中國最大的油菜籽供應國,市場份額一度超過六成。可自從2019年兩國關系交惡,中國就停掉了加拿大的進口,后來甚至加上了100%的關稅。
加拿大當初也許覺得,手握油菜籽這張牌,能拿捏住中國的餐桌,畢竟中國植物油需求巨大。
他們沒想到,中國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悄悄啟動了B計劃。當加拿大還在為怎么處理和美國的關系而焦頭爛額時,中國已經把供應鏈的雞蛋,放進了更多籃子里。
澳大利亞總理這次訪華,正是水到渠成。中澳關系回暖,貿易自然重啟。
這對加拿大來說,無異于一記響亮的耳光。你還在費盡心機想拿我當籌碼,不好意思,你的客戶已經找好了新下家,訂單都快簽完了。
南邊的鄰居,送來一份最后通牒
事情的火苗,是從加拿大自己點起來的。
這個一向以溫和形象示人的國家,突然想在數字服務稅上跟美國掰掰手腕。他們計劃對谷歌、亞馬遜這些美國科技巨頭開征新稅,甚至還要往前追溯三年。
這可捅了馬蜂窩。對岸那位高喊“美國優先”的總統,當場翻臉。他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是在錢這事上。威脅的話說得毫不客氣:貿易談判,停!從8月1號開始,給加拿大加征35%的關稅,這還是第一輪。
潛臺詞很清楚:不把我伺候舒坦了,就往死里加,直到你跪下為止。
這下加拿大懵了,一邊是自家財政吃緊,想從科技巨頭身上找補點收入。另一邊是鄰居揮舞著大棒,真要砸下來,自家產業非得骨斷筋連。里外不是人,怎么辦?
既然大哥不高興,那就拿別人開刀
被逼到墻角的加拿大,想出了一招“禍水東引”,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太平洋對岸的中國。
一項針對鋼鐵產品的關稅大棒就這么掄了起來。規定很繞,但意思很直白:從7月底開始,只要是“在中國熔煉和澆鑄”的鋼鐵,進口到加拿大就得額外多交25%的關稅。
更絕的是,他們還給來自非自貿協定國家的鋼鐵進口量設了限,尤其點名中國。凡是中國經手的鋼鐵,今年能賣到加拿大的量,不能超過去年的一半。超了?超出部分再罰50%。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殺氣騰騰。
最有意思的是那個小小的備注:以上所有限制,美國獲得完全豁免。
這下戲就演明白了。什么保護本國產業,都是幌子。真正的劇本是,拿中國的利益當投名狀,去向美國“獻祭”,希望能換來特朗普高抬貴手,放自己一馬。
一通操作猛如虎,訂單飛了,客戶也沒了
現在回頭看加拿大這番折騰,簡直像個笑話。
它對中國鋼鐵加稅,真能傷到中國嗎?去年加拿大進口的鋼鐵里,美國占了一半,中國只占十分之一。這點量,對龐大的中國鋼鐵出口來說,不痛不癢。印度、越南、土耳其,有的是國家樂意填補這點空白。
加拿大反倒是自己把一門生意給堵死了。
而它最想恢復的油菜籽出口,才是真正的大頭。這塊曾經穩賺的肥肉,因為自己的一系列騷操作,眼睜睜地被澳大利亞搶了過去。
這賬,怎么算都虧。
為了一個未必能實現的“求和”姿態,放棄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等到加拿大農民的油菜籽堆滿倉庫賣不出去時,不知他們的政府又該如何解釋。
結語:
澳大利亞的例子其實就擺在眼前。前幾年因為錯誤的對華政策,煤炭、葡萄酒、大麥等出口全線潰敗,損失慘重。如今懸崖勒馬,積極修復關系,才慢慢把生意做了回來。
說到底,一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為本國人民的飯碗和就業考慮。
加拿大的經濟結構,本身就很擰巴。工業品嚴重依賴美國市場,農產品又高度依賴中國需求。這種“雙重依賴癥”,讓它在兩個大國的夾縫里動彈不得。美國一施壓,它就得罪中國。中國一轉移訂單,它就肉疼。
這種左手要攥緊美國,右手又想伸向中國的日子,注定不好過。
這出戲還沒演完,但誰是贏家,誰又把自己繞了進去,答案已經寫在風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