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編輯
你敢信,幾塊錢就能包郵到家的小玩意竟藏著致命危機。
近日,央視都曝光了一種新毒物,含鉛量超30倍,致癌率極高。
不僅可以滲透皮膚引發性早熟,還會影響神經系統。
更恐怖的是,如今這東西幾乎人手一個,已經流竄到全國。
快回去找找你家有沒有這東西,有的趕緊扔!
說實話,很多人都沒往這方面想過,畢竟幾塊錢的手機殼,能出什么大問題?
特別是年輕人,動不動就網購幾個手機殼換著用,什么毛絨的、鑲鉆的、掛飾的,好看又便宜,不買都覺得虧。
但正是這種“白菜價”的手機殼,被查出了大問題。
這次被曝光的手機殼,普遍有幾個共同點:材料差、沒標識、來路不明。
一些黑心作坊為了壓低成本,根本不用正規塑料,而是從垃圾堆里回收來的“塑料垃圾”。
更喪心病狂有的是,有些小作坊連塑料都不舍得用,用的是醫院里的醫療廢物。
你沒聽錯,一次性注射器、廢棄輸液袋、實驗室用過的試劑瓶,粉碎一下,加點顏料,倒進模具里變成你手上的“潮流爆款”。
想想都頭皮發麻吧?
這些醫療垃圾上不知道殘留著多少細菌和病毒,萬一帶點什么梅毒、艾滋的。
就這么一點不消毒,直接給你做了手機殼,這誰扛得住?
更讓人惡心的是,這些黑作坊的生產環境根本不叫“工廠”,那就是一個垃圾堆。
原料隨地亂放,工人光著膀子操作,環境臟得離譜。
沒有任何衛生流程,也沒人管你是不是合格,反正做出來就賣,賣得多賺得快。
消費者這邊呢?根本想不到那么多。
畢竟誰會在意手機殼呢,反正也不吃不喝,就是圖個好看。
但別忘了,手機是貼身物品,你一天得摸它上百次,睡覺也放在床邊。
手機發熱時,劣質塑料里的有毒物質就開始揮發,慢慢滲透進你的皮膚、呼吸道。
時間久了,真出事都不知道是怎么來的。
尤其是其中的鉛元素——它是重金屬,一旦進了身體就很難排出去。
會沉積在骨頭和牙齒里,幾十年都陪著你,緩慢的釋放毒素。
掉頭發、牙黑、內分泌亂、影響腦神經系統、甚至致癌!
這些都不是嚇唬你,是真的可能會發生的。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大伙空穴來風了。
有網友就說,自己之前網購了一個便宜手機殼,一拆開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學味。
用了沒幾天,手上就起了紅疹,后來一查,不光是過敏,連激素水平都出問題了。
本來以為是換季皮膚問題,現在才明白,根本是那手機殼鬧的。
那為啥這手機殼這么毒,還能明目張膽的公開售賣?
根本原因是監管出現了漏洞,手機殼這種小玩意兒,既沒有國家強制標準,也不在3C認證范圍內。
而且因為便宜、非必需品,要不是這次央視報道,大家根本不會把它當回事。
央視曝光后,網上炸鍋了,很多人都說再也不敢買便宜手機殼了。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貴的手機殼就一定安全嗎?”,這個問題確實挺現實。
萬一商家看風聲緊了,隨便把價格調高一點,還是原來的貨,你照樣中招。
那咱們普通人該怎么“避坑”呢?
其實也不難:先看有沒有正規生產廠商信息,再聞一聞有沒有刺鼻味道,材質上選擇液態硅膠、TPU這種優質材質。
最后,別老盯著“銷量第一”“爆款推薦”那幾塊錢的便宜貨,真的不值得。
但從更長遠來看,我們更希望監管部門盡快行動起來,把手機殼這類貼身產品納入強制安全監管范圍。
并且建立監管制度和處罰機制,別再讓這些毒貨流入市場,讓黑心作坊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物價高,大家都想省點錢。
特別是學生和年輕人,預算緊,又追求個性,這類廉價產品自然就成了首選。
可便宜沒好貨,買個殼省幾塊錢,看似劃算,實則是在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