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一年級輟學到大學本科畢業(yè),需要付出多少艱辛和汗水?從推著輪椅在街頭流浪到成為上海市百姓學習之星,需要歷經(jīng)怎樣拼搏和奮斗?今年,在上海師范大學高等學歷繼續(xù)教育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上海市百姓學習之星、財務管理(專升本)畢業(yè)生盧鵬坐在輪椅上分享了他身殘志堅仍堅持學習的故事。
一本字典撬開命運裂縫
2020年,盧鵬通過上海市成人高考進入上海師范大學就讀財務管理(專升本)專業(yè)。這個決定背后,是一段遠超常人想象的生命歷程。
盧鵬出生于外地一個貧困農(nóng)家,小學僅讀一年級便因殘疾癱瘓輟學,7歲至17歲間,雙腿六次骨折的劇痛如同命運的枷鎖,逐漸將他困在輪椅上。因先天殘疾喪失勞動能力,他從小就被周邊的一些村民視為“廢人”。家人也不許他出門,生怕他那雙畸形萎縮的雙腿“丟人現(xiàn)眼”。久而久之,“殘疾即殘廢”的觀念深深刻進骨髓。2003年,21歲的他跟著在上海打工的家人一起來到上海。嚴重的落差讓他和家人發(fā)生激烈的沖突,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流落街頭以翻垃圾桶和擺地攤為生。
命運的轉(zhuǎn)機藏在上海圖書館的書架間。一次無意的流浪,他搖著輪椅進了上海圖書館,并一下子愛上了那里。從此,大部分時間他都沉浸在圖書館,靠著一本新華字典讀完中學生、大學生必讀文學書單,很多近代小說和很多勵志書籍。
于是,盧鵬利用擺地攤掙到的零花錢,開始半工半讀學電腦和文化課。哪怕收入只夠買兩個饅頭,他也要省出錢來買二手教材。在路人異樣的目光中,這個蜷縮在地攤后的殘疾青年,正用布滿老繭的手指,一字一句地書寫著自己的救贖。
漸漸地,他領(lǐng)悟到“殘疾人不等于殘廢人”!帶著這份覺醒,他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自學考試專科階段的學習。但盧鵬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懷著對知識近乎虔誠的渴求,這個曾經(jīng)被命運拋棄的青年,毅然報考了上海師范大學專升本階段的學習。
四次失利后拿下財會證書
上海師范大學的學習時光,為盧鵬的人生注入了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學習和考試的道路布滿荊棘,對于重度肢殘的盧鵬而言,每一次考試都是一場與身體的鏖戰(zhàn)。他清晰記得一場設(shè)在六樓的考試:“我拖著固定石膏的腿,一級、一級爬上去。”石膏摩擦地面的刺耳聲響,汗水浸透衣衫。這常人難以想象的場景,只是他無數(shù)次“輪椅攀巖”的縮影。
然而,黑暗中總有微光閃爍。上海師大給予的支持,成為他攀登路上堅實的扶手和溫暖的慰藉。“不是每次都可以把考場換掉,但是時常有換考場的機會。”盧鵬坦誠地說,學校那份設(shè)身處地尋找解決方案的用心讓他感動不已。在完成畢業(yè)論文的過程中,從論文的選題到答辯各個環(huán)節(jié),盧鵬也得到很多老師的關(guān)心和幫助。線上答辯當天,學院提前周到安排,從候場到答辯,周到細致的安排既安定了他緊張的心,也確保了答辯順利進行。當他流利地陳述完最后一個論點時,老師和同學的掌聲里只有敬佩。
為了讓財務管理專業(yè)的所學與當下工作更緊密地結(jié)合,他決心考取會計相關(guān)證書。“失敗從不是終點站,而是提醒你該換條路走的路標。”盧鵬帶著這份信念,在四次失利后終于拿下會計初級證書,又在短短幾年間相繼考取中級經(jīng)濟師與統(tǒng)計師初級職稱。如今,他的書柜里,中級經(jīng)濟師、統(tǒng)計師等證書整齊排列,每一本都鐫刻著“再試一次”的倔強。
鼓勵更多人改變?nèi)松?/p>
“教育公平不僅是給機會,更是給尊嚴”,這已成為盧鵬行動的核心坐標。
他不但自己學,還鼓勵推薦身邊的殘疾人通過教育提高能力和技能。在他的帶動與激勵下,許多殘疾人也踏上了求知之路:有人選擇自考、成教提升學歷,更有人通過自學或MOOC 平臺等渠道,專注學習會計、經(jīng)濟、計算機等實用技能,用知識為自己的人生賦能。
在學習之余,盧鵬繼續(xù)回饋福利工廠,為他們提供培訓,還參與針對上海無家可歸的流浪人服務項目。他還在區(qū)殘疾人團隊中,手把手教會伙伴們寫作和電腦操作。
盧鵬希望,能將身殘志堅的信念傳遞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