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地利,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擁有移民背景。根據奧地利統計局的數據,來自哪些國家的外國人最多也得以揭曉。
本周,奧地利融合部長克勞迪婭·普拉科爾姆(Claudia Plakolm)與奧地利統計局人口司司長斯特凡·馬里克-勒貝克(Stephan Marik-Lebeck)共同發布了《2025年移民與融合統計年鑒》。
奧地利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擁有移民背景。自2015年以來,這一比例從21.4%持續增長至27.8%。奧地利的人口數十年來僅靠移民增長;鑒于本國出生率長期為負,若無外來人口,人口規模將逐步回到1950年代的水平。統計局指出,約四分之三在海外出生的居民不僅居住在奧地利,也認同自己屬于奧地利社會。
截至2025年1月1日,奧地利共有185萬5400名非奧地利國籍人口,其中最大群體為23萬9500名德國公民,其次是15萬5700名羅馬尼亞人,12萬4800名土耳其人和12萬2500名塞爾維亞人。排名第5至第10的依次為匈牙利、克羅地亞、敘利亞、波黑、烏克蘭和波蘭公民。
自2020年初以來,人數增長最顯著的為烏克蘭人(+76300)、敘利亞人(+53300)、德國人(+39500)、羅馬尼亞人(+32300)和克羅地亞人(+25800)。
2025年的移民調查還收集了奧地利有無移民背景居民對融合過程及移民相關議題的看法。調查內容之一為移民者的歸屬感。超過四分之三(75.7%)的受訪移民表示自己感到屬于奧地利。
歸屬感最強的群體來自敘利亞(83.6%)、波黑(79.8%)和索馬里(78.3%)。而歸屬感最弱的為烏克蘭出生者,僅為64.7%。
調查還問及受訪者對原籍國的歸屬感。約46.6%的在國外出生者表示仍對原籍國有認同感。此比例在烏克蘭(59.4%)和索馬里(52.2%)移民中更高。而25.1%的受訪者則表示對原籍國已無認同感,其中對原籍國歸屬感最低的為阿富汗(37.2%)和俄羅斯聯邦(32.0%)出生者。
此外,調查還詢問了語言使用情況。45.1%的受訪移民表示在家中主要或完全使用母語,只有16.4%表示主要或完全使用德語。
在與朋友的交流中,德語使用率更高:30.0%的人表示主要或完全用德語與朋友溝通,48.7%則為德語與其他語言混用,21.2%仍主要使用母語。
融合部長普拉科爾姆認為當前統計顯示了移民趨勢的“明確逆轉”。“這是一件好事。與去年相比,庇護申請數量下降”,她表示。這為系統減壓提供了必要的喘息空間。因此,政府也停止了家庭團聚政策。“每多接收一個庇護家庭成員,成功融合的可能性就降低。”她強調:“我們不能、也不愿再接收更多人。”
不過,越來越多的移民表示認同奧地利,這是積極信號。“但這還不夠。來到我們國家的人,必須工作并接受我們的法律和價值觀”,她進一步強調。
她還指出在“價值課程”方面仍需改進。約每五名參加者中就有一人缺席課程。“必須對此進行制裁。每一個空位都意味著財政支出”,她最后表示。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Tafart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