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川中院成功化解一起涉村委會執行案件。通過多方聯動施策,既保障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化解了潛在長期信訪風險,又幫助困境中的村集體重獲發展生機,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該案源于張某與某村民委員會的債務糾紛,執行過程一度陷入僵局。一方面,村委會因資金緊張無法償還債務,希望分期履行并免除部分利息,且該村集體正處在招商引資關鍵期,強制措施不解除將導致村集體錯失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張某自身也正面臨靈武法院的強制執行壓力,因此不同意村委會的分期還款請求,擔心對村委會讓步會影響其在其他案件中的清償能力。
面對這一兩難局面,銀川中院沒有就案辦案,而是主動與靈武法院及鎮政府多次溝通,經細致調查,梳理出案件的關鍵點:該村集體確實具備發展潛力,但亟須一個“緩沖期”;張某的債務困境主要源于另案執行帶來的壓力;兩案存在“連環債”的關系鏈;同時,張某的申請執行人也表現出一定的和解意愿。
銀川中院協同靈武法院對各方當事人進行面對面調解并與鎮政府多次溝通,最終各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張某與債權人達成執行和解,約定分期還款的同時其債權人減免了部分利息。張某同意村委會分期還款并免除部分利息,雙方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同時,張某申請解除相應強制措施,讓村委會在發展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在法院和鎮政府的督促和監督下,村委會首期還款200萬元,其中40萬元用于償還張某另案債務,村集體招商引資項目順利啟動。張某獲得160萬元用于解決其他未訴債務,解決了部分源頭治理問題,連環債務糾紛一次性化解,彰顯了協同執行的效率。
強制執行既要體現強制性,更要善意文明,運用司法智慧,讓疑難復雜案件“有解”更“優解”。本案中,銀川中院經過與各方溝通,找準案件癥結,多方聯動,既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助力鄉村振興,讓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文源 | 執行局
審核 | 郭 鵬
編輯 | 慕雨芙
責編 | 馬海婷 李玉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