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烈日炎炎。南京地鐵的建設者們仍在一線施工現場奮戰,不斷刷新地鐵建設進度條,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濱江車輛段項目主體結構全部封頂、4號線二期江心洲中間風井~龍江站區間左線隧道貫通……
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濱江車輛段項目
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7月18日,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濱江車輛段項目主體結構全部封頂,標志著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目前項目裝飾裝修和室外附屬結構即將全部完成,為后續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濱江車輛段項目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用地面積約3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2.3萬平方米,主要用于地鐵車輛的存放、運用、調度以及車輛維修、檢修和保養等。在施工建造過程中,南京地鐵堅持科技創新理念,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統籌各項實施內容以及現場智慧監管、智慧建造的相關需求,推動BIM、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與安全、質量、項目管理的深度融合,為項目打造統一的數字化管理門戶和生產指揮平臺。
4號線二期江心洲中間風井~龍江站區間
左線隧道貫通
近日,隨著最后一塊背覆鋼板環管片精確定位安裝,標志著南京地鐵4號線二期江心洲中間風井~龍江站區間左線隧道貫通。這條長1181.62米的地鐵隧道,在多次專家論證后采用了一臺間接式泥水平衡盾構機掘進,連續完成了夾江及兩岸江堤和長江南岸眾多老舊建(構)筑物群的穿越工作,為全線順利建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盾構區間隧道施工面臨地質條件復雜、水土壓力大、穿越多處老舊建(構)筑物群等施工難點,南京地鐵創新采用"素墻+TRD工法+RJP工法+垂直凍結管"組合加固體系,搭配富水軟弱地層盾構始發施工工藝;調整施工組織,通過對江底雷達掃描、江堤預加固、無人機實時監測江面等措施,實現精細化施工管控。同時,南京地鐵借助信息化監測手段,對軟流塑淤泥質黏土地層老舊建(構)筑物實時監測,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措施,嚴格管控各項工序施工參數,最終實現左線隧道安全貫通。
來源:南京地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