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1號線要南延了?
昨日,廣州地鐵公布了一則招標公告,內容十分引人關注。
公告主要是針對魚珠、西塱這兩個車輛段的更新改造,還有相關配套工程的前期研究,涉及5號線魚珠車輛段、13號線的幾個停車場和1號線西塱車輛段等地方。
其中,有個合同提到了個關鍵信息:要研究西塱站、西塱到坑口段的改造,還有1號線南延。
這也就意味著,廣州地鐵1號線正醞釀往南延伸!
01
作為廣州首條運營的地鐵線路,1號線從西塱站出發,一路經過荔灣、越秀、天河幾個核心區,最后到廣州東站,全長約18.5公里,共設16個車站。
別看它不長,但客流量一直居高不下。
2024年,該線路日均客流量達到83.43萬人次,客流強度居前五名。(數據來源:廣州地鐵2024年年報)
加上這條線路串聯的地方都很核心,且各種配置也不落后,速度各方面都跟得上,很多人一直盼著它能南延,覆蓋更多地方。
所以早在2015年,廣州就展開了1號線南延的研究。不過,想要南延并不容易。
2016年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在答復相關提案時就說了,2015 年的時候,當時的市長就指示研究1號線南延,但研究后發現,1號線設計建設時根本沒留延伸的余地。要是硬要延,就得把現有線路停了,改造線路和站場,工程難度特別大。
更關鍵的是,那會兒1號線已經運營快20年,每天客流量超100萬人次,要是停運兩三年,沿線市民出行肯定大受影響,還可能有社會穩定風險。
所以當時結論是不適合延伸,建議用別的方案替代南延的功能。
02
那現在怎么又有南延的研究了呢?其實跟西塱車輛段的改造有關。
西塱車輛段是1號線的重要配套設施,占地足足有29.5公頃。
之前它主要承擔1號線列車的停放、檢修等功能,地面空間基本被軌道和廠房占滿,很難為線路延伸騰出空間。
而這次規劃的“下地方案”,簡單說就是把車輛段的主要功能挪到地下,地面騰出的空間改造成混合住宅用地。
△西塱站綜合交通樞紐效果圖
這種開發思路,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為地鐵線路延伸掃清物理障礙。
更關鍵的是西塱站的同步調整,現在的西塱站是地面或高架車站,軌道在這里基本是“到頭就停”的狀態,沒法直接向南延伸。
而新的改造方案明確,西塱站要跟著車輛段一起“下地”,改成地下車站,這種設計能預留出向南延伸的接口。
并且,西塱站作為換乘大站,要對接10號線、22號線和廣佛線,改成地下站后,還能優化換乘通道布局。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改造規劃,既不用像2016年研究時那樣,為了延伸就得停運現有線路,又能借助車輛段改造的契機,一次性打通線路南延的關鍵節點。
03
雖然西塱車輛段改造為 1 號線南延帶來了希望,但這一工程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1號線建設初期未預留延伸條件,即便西塱站和車輛段進行改造,新線路與既有線路的銜接仍是難題。
其次,1號線是廣州地鐵線網中的主要線路,日均客流量巨大。南延工程施工期間,部分路段可能會占道施工,影響地面交通。
如何在施工的同時,保障地面交通的順暢,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需要精心規劃交通疏導。
最后,資金投入也是個大問題。
地鐵建設本就是資金密集型工程,而且工程建設周期長,期間還可能因各種不可預見因素導致成本增加,如何確保資金的持續穩定投入,是項目推進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總之,廣州地鐵1號線南延工程雖前景誘人,但要真正落地,還需克服重重困難,每一步都需要謹慎規劃與精心實施。
而現在也只是說要開展專題研究,具體線路怎么走、設哪些站,都還沒定下來,最終得看廣州地鐵的正式公布。
大家要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聊聊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