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專家和自媒體的嘴里,收復臺灣好像跟網購下單一樣簡單。最流行的說法就是“七十二小時”論,說得有鼻子有眼,三天之內解決戰斗,速戰速決。
以今天解放軍的實力,從純軍事角度看,拿下臺灣可能確實用不了太久。我們的火箭軍、海軍、空軍,裝備和訓練水平早就不是幾十年前能比的了。面對臺軍,軍事上的優勢是壓倒性的。
但問題是,打下來之后呢?第七十三個小時開始,我們要做什么?
一旦開戰,為了速戰速決,必然要先用導彈和空襲癱瘓臺灣的指揮系統、機場、港口、雷達站和發電廠。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臺北的桃園機場會變成一片廢墟,高雄港的貨輪會沉在海底,全臺灣的燈光會瞬間熄滅。
一個滿目瘡痍的臺灣,我們要不要重建?道路、橋梁、電網、通訊,哪一樣不要花錢?這錢,是天文數字。我們辛辛苦苦幾十年攢下的家底,是用來給老百姓改善生活、發展高科技的,不是用來給打爛的自家院子填坑的。
臺灣島上兩千多萬人,是我們的同胞。戰爭中,就算我們再精準打擊,平民傷亡也無法完全避免。那些在戰火中失去親人、流離失所的同胞,我們怎么面對?
很多在臺軍服役的年輕人,他們或許并不想打仗,也就是為了混口飯吃,一份工作而已。我們真的要讓他們在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跟軍事設施一起從地球上消失嗎?
所以,別再輕飄飄地談什么“七十二小時”了。戰爭的按鈕一旦按下,要付出的代價,遠比那些軍事博主們說的要沉重得多。
其實啊,兩岸這種分離對峙的狀態,歷史上也不是第一次了。
三百多年前,鄭成功收復臺灣后,他的后人就跟大陸的清廷對峙了二十多年。但最終,歷史還是選擇了統一。后來,甲午戰敗,臺灣又被日本人占了五十年,那是國恥,是傷疤。好不容易在1945年光復了,結果沒過幾年,因為內戰,又分開了。
這次分離,一晃七十多年。時間確實很長,長到讓一些人失去了耐心。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就會發現,時間,其實是在我們這邊。
這些年來,我們總說一個詞,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世界的力量天平,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過去,美國是真能派第七艦隊來干涉的。1996年臺海危機,我們確實沒辦法。但今天呢?你問問五角大樓,他們還敢不敢把航母戰斗群開到臺灣海峽來?他們不敢了。不是不想,是真沒那個實力了。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賣武器給臺灣,搞點軍售,再派幾個議員竄訪一下,打“臺灣牌”來給我們制造麻煩。
他們的阻礙,已經從軍事上的硬實力,變成了經濟和科技上的軟遏制。他們怕我們的芯片,怕我們的產業升級。這恰恰說明,他們在軍事上已經心虛了。
再看看歐洲。以前美國一吆喝,歐洲那幫盟友跑得比誰都快。現在呢?德國、法國、意大利,國內自己的事兒一團糟,經濟不景氣,老百姓上街抗議。新上臺的那些右翼政黨,他們關心的是本國的就業和福利,而不是遠在天邊的什么“民主燈塔”。你指望他們為了臺灣,跟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翻臉?他們沒那么傻。
所以,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其實已經不在軍事層面了。那種天天在地圖上畫攻擊路線的思維,早就過時了。
真正的戰場,在經濟,在科技,在人心。
我們和臺灣之間,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熱政冷”格局。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即便是在關系緊張的2023和2024年,兩岸的貿易額雖然有所波動,但貿易順差依然巨大,臺灣每年從大陸賺走上千億美元。大量的臺灣企業在大陸設廠,無數的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這種經濟上的深度捆綁,是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輕易切斷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繼續做好我們自己的事:
專心發展經濟。讓我們的經濟體量更大,產業鏈更完整,科技水平更高。等到有一天,美國的“經濟核威懾”——比如芯片禁令、金融制裁——對我們來說不痛不癢了;等到全世界的經濟都離不開中國市場的時候,美國拿什么來“保衛臺灣”?當石油美元的霸權開始松動,當他們需要我們來購買美債、穩定經濟的時候,臺灣的棋子,還能打得動嗎?
爭取人心。統一,最終是人心的統一。我們要讓臺灣同胞,尤其是年輕人看到,回到祖國的懷抱,共享一個偉大民族復興的榮光和機遇。我們要拿出更多的誠意和善意,讓他們感受到大陸的進步、開放和包容。這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大炮或許能征服土地,但永遠征服不了人心。
臺灣問題,急不得。我們等待的,是一個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最符合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歷史時機。
等到那一天,統一或許不再需要炮火,而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那樣的回歸,才是一個完整、健康、繁榮的回歸。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也是對歷史、對未來、對兩岸所有同胞負責任的態度。
參考文獻:
- 王貞威. (2023). 規范退化: 關于當前兩岸關系形勢的一種討論.臺灣研究集刊
- 郭海龍. (2022). 試論武力因素在臺灣問題化解過程中的作用 ———從越南武統的復合權力結構說起.和平與發展
- 胡錫進. (2023). 關于武統臺灣,有人問了我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