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當局越來越瘋狂,不少人覺得,大陸很恐怕很快就會忍不了發起“武統”,強行收臺。
但是島內也有人不這么認為,有臺灣專家就表示,大陸根本不用出兵,只要“時間到了”,臺灣就會“主動回歸”。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這個時間到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兩岸統一,有幾種可能性?
兩岸問題到底會怎么解決,其實大家都十分關注。
以前,大家總想著最好能和平統一,還對馬英九上臺“十分期待”,以為國民黨能夠和我們相向而行,甚至還想著能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徹底解決兩岸問題。
沒想到的是,馬英九“不獨、不統、不武”,光談經濟合作,就是不提統一的問題,讓大陸民眾著實非常失望。
所以,現在大陸很多網友直接轉變了態度,覺得還不如民進黨上臺,因為民進黨會推動“臺獨”,那么就會越過大陸的紅線,到時候解放軍雷霆一擊,一定能夠加速統一。
畢竟,現在以解放軍的實力,就算美國、日本等外部勢力介入,我們一樣可以實現國家統一。
正是因為有這種底氣,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大陸人民覺得,還不如“早日武統”,一舉實現國家統一,往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也就好走多了。
當然,就算排除大陸民眾的激進想法,國際上認為解放軍會武統的也大有人在。早在2019年,美國智庫就提出,中國大陸最遲也會在2035年武力攻臺,更多人則堅持解放軍可能會在2027年武統臺灣。
但到現在,又有不少人覺得,大陸這是在“逼統”,只要能夠在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乃至行政管理上不斷壓縮“臺獨”分子的活動空間,那么遲早臺灣也得坐到談判桌上,和我們談統一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臺灣方面當然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就有一名臺灣專家表示,如果大陸能等到2035年,根本不需要武統,臺灣自己就會回歸,是真的嗎?
· 2035東升西落,臺灣自然回歸
提出這個觀點的臺灣專家,是臺灣東海大學的教授,名叫宋興洲。
說起宋興洲教授,對于臺灣方面有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宋興洲教授不是那種只會“打嘴炮”的政治評論員,他確實是有點真才實學,而且也是會進行實地考察,對大陸有所了解的。
資料顯示,宋興洲不僅曾在美國留學,對于美國的政治體制有著自己的研究和見解,而且,經常到大陸各地進行實地考察。
他去的地方也不光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還去過我國西部地區,對于中國大陸是有一定了解的。
臺灣學界還稱贊宋興洲是“學術良心”,認為他不受綠營的影響,是真正做學術的人。
在2022年初,宋興洲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出了上述觀點,并解釋了這么說的原因——霸權轉移的“長期循環理論”。
當時,臺灣方面有人提出,2024年將會是兩岸關系的“關鍵時刻”,這可能與臺灣地區的領導人選舉有關。
但宋興洲卻不這么認為,他表示,北京不會急著在2024年就“出手促統”——事實已經證明宋興洲所說的是對的——因為北京完全等得起,只要“時機成熟”,臺灣問題自然可以輕松解決。
宋興洲表示,根據“長期循環理論”,每個世界霸權大概可以維持100年,隨后就會出現轉移,只有英國的霸權延續了大約200年。
按照這一理論推算,美國的霸權在2045年大概就會結束,考慮到現在美國已經有衰落的兆頭,想要延續更久的霸權恐怕是不可能的,實際上,美國的霸權只可能會提前衰落。
那么,為什么是2035年臺灣問題就會解決,而不是2045年呢?因為根據一些智庫的報告,中國的GDP將在2035年左右超過美國,到時候,中國就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這不是一個新鮮的預測,其實很早就有這個說法,不過,在2024年4月,包括中美俄三國在內的五國智庫又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重申了這一結論,并聲稱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并與美元形成“長期競爭”。
宋興洲認為,一旦中國真的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那么美國的霸權基本上也就“完蛋”了,到時候,美國自顧不暇,哪有工夫去給臺灣“撐腰”?失去了美國的支持,臺灣還能怎么辦?
當然只能選擇回歸祖國,那么,和平統一就可以“輕松”實現了。
· 經濟因素其實影響更重大
不得不說,宋興洲教授的理論也是很有道理的,畢竟,經濟確實是影響兩岸的一個重要因素。
經濟是兩岸關系之間繞不開的話題,說句大陸人民不太愛聽的話,這確實是幾十年來我們“大力惠臺”的結果。
根據臺灣經濟部門的數據,2023年,臺灣對大陸以及香港的出口額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達到了1600億美元,占到了其總出口額的將近40%。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失去了大陸的支持,那么臺灣的經濟必將一落千丈。
當然也有人覺得,臺灣現在還有臺積電這座“護島神山”,還能“制衡大陸”。
可問題在于,臺積電本來就有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大陸市場,如果臺灣真的要和大陸切斷聯系,臺積電也討不了好。
況且,和大陸切斷聯系,真正影響的是無數臺灣老百姓,他們真的聯合起來,將會是足以左右兩岸局勢的力量。一旦臺灣民眾團結起來,“主動回歸”也將會成為真正可能的選擇。
當然,隨著大陸繼續推進兩岸的融合發展,建立融合發展示范區,臺灣將會有更多年輕人“覺醒”,認識到一個大陸真正的樣子,這將會消除他們心中對于統一的抗拒。
為什么?因為臺灣年輕人焦慮的是“未來”,比如,“臺獨”是否可以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利益,未來的就業、工資、房價、物價等等。一旦他們意識到統一帶給他們的好處更多,他們就會支持統一。
一份來自2024年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臺灣年輕人愿意到大陸工作或者學習,這顯示出民進黨對于大陸的污蔑、抹黑遲早會被徹底揭開,到時候,還有多少人會支持民進黨?
不說遠的,就說日前臺灣網紅“館長”前來大陸旅游、直播,不僅讓他自己真正認識了大陸,還讓很多臺灣年輕人看到了大陸真正的樣子。
就在7月21日,館長還在和臺灣年輕人的交流中提及“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力批評民進黨既要到大陸賺錢,又要離間兩岸同胞的感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或許我們真的可以等到臺灣主動要求回歸祖國的那天。
這自然是一件好事,畢竟,誰也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大家都是同胞,還是和平相處為好。
況且,兩岸和平統一,對于我們后續對臺灣的行政管理,促進兩岸的融合,推動兩岸的共同發展也很有好處。
我們也希望臺灣民眾能夠盡早團結起來,推動兩岸的和平統一,這才是臺灣真正光明的未來。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