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來,全國已有多地的大型公立醫院宣布合并。
撰文 |郭雪梅
責編丨汪 航
7月14日,汕頭市衛健局官網發布公告,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式被批準注銷。
早在去年9月,汕頭市曾宣布:將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與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合并,組建新的汕頭市人民醫院。
按照規劃,原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將轉型為汕頭市人民醫院的分院區,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則全面停業。新成立的汕頭市人民醫院定位為三甲綜合性醫院,規劃床位3000張。
近1年來,全國已有多地的大型公立醫院宣布合并,另有非公醫療機構在合并趨勢中尋求新的發展契機。如何實現合并后的高速發展?考驗各方智慧。
截圖自汕頭市衛健局
兩家百年老院合并
公開資料顯示,汕頭合并的兩家醫院均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院。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863年,曾是近代中國最早一批、粵東第一家西醫院,合并前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
與之合并的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前身為創辦于1878年的“益世醫館”,后發展成為技術實力雄厚、特色專科突出的三級綜合醫院。
由于我國公立醫院遵循著一些命名傳統,國內各省市地區幾乎都有一所“人民醫院”。但在汕頭,因歷史沿革等原因,“汕頭市人民醫院”此前一直空缺。
2024年9月,經汕頭市委、市政府同意,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與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宣布合并成立“汕頭市人民醫院”,并運營汕頭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該院定位為“大綜合、強專科、應突發、重科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根據安排,汕頭市人民醫院開業后,原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全面停業,汕頭市人民醫院實行一院兩區,原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該院的分院區。
汕頭市人民政府網站7月1日最新信息顯示,汕頭市人民醫院目前設主院區、外馬院區(原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占地32萬㎡,規劃床位3000張,其中主院區1800張,外馬院區1200張。
醫院現有在崗職工1500人,設有39個臨床醫技科室,包括燒傷整形科、急診醫學科、結核病學科等6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以及4個市重點臨床專科,并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骨科學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等多家知名高校、高水平醫院建立深度合作。
定位三甲綜合性醫院
汕頭市人民醫院的成立或許與當地整體醫療布局有關。
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是全國著名僑鄉,華南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國早期的經濟特區之一。
汕頭市在醫療領域具有可提升空間。據汕頭市衛健局發布的《汕頭市三級醫療機構名單》,截至2025年2月5日,汕頭市擁有6家三甲醫院,8家三級醫院。這與不少大城市的醫療資源相差甚遠。
多年來,汕頭市一直在出臺相關文件支持當地衛生事業發展,加快構建汕頭市區域醫療高地。
例如2022年,汕頭市印發《汕頭市三甲醫院創建倍增計劃工作方案》,其中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等三級醫療機構均被列入三甲醫院創建對象。
事實上,早在2021年,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就啟動了改擴建住院綜合大樓(應急大樓)建設項目。
去年2月,有網民咨詢在汕頭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咨詢:“第二人民醫院大樓什么時候建好,什么時候被評為三甲,有無計劃成為汕大或南方醫這些大學的附屬醫院?”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答復稱,改擴建項目計劃2024年底完工。另外,醫院將在2024年啟動三甲創建工作,爭取在2026年通過三甲評審。
截圖自汕頭市人民政府網站
但在籌備“升三甲”的過程中,2024年9月,汕頭官宣該院與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合并,共同組建汕頭市人民醫院。
據“南方+客戶端”報道,汕頭市人民醫院籌備組常務副組長吳先衡介紹稱,汕頭市人民醫院著力建設以需求為導向、“平戰結合”、機制靈活、運行高效的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新型公共衛生臨床機構。
所謂平戰結合,即醫院“平時”對標三甲綜合醫院及高水平醫院的標準進行建設和發展,“戰時”可隨時轉換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疫情救治定點醫院,能夠滿足大規模應急診治急危重癥患者和收治傳染病患者的需要。
已有多家公立醫院合并
“醫學界”梳理發現,除汕頭市兩家大型公立醫院合并之外,近1年來已有5起受到較多關注的公立醫院合并案例,其中與之相似的是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合并,組建了新的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在婦幼領域,今年4月,杭州市婦產科醫院與杭州市兒童醫院宣布合并,成立了杭州市婦幼保健院。
另外,佛山市南海區三家公立醫院也曾宣布合并,成立大瀝醫療集團掛牌佛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霍邱縣的兩家縣醫院則合并組建了霍邱縣人民醫院。
除公立醫院外,非公醫療機構也在合并中尋求發展。今年5月,北大醫療集團宣布,北大醫療魯中醫院與北大醫療淄博醫院合并,組建北大醫療魯中醫學管理中心(總院),合并后開放床位總數達到了1700張。
近年來,國家在多份文件中明確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其中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快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相比于蓋大樓和建分院,一部分醫院選擇了合并重組的路徑。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方式更有利于不同醫院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同時也統籌解決了區域內醫療資源不均衡、學科發展不突出等難題。
此前,多位業內專家告訴“醫學界”,如今公立醫院合并正逐漸成為一種行業趨勢,但其背后的緣由各不相同。“合并最終的目的,都是一些非頭部醫院希望通過合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從而成為頭部醫院。”
也有專家認為,合并后的醫院規模越大,管理難度也會相應越高。管不好,可能弱化服務能力,對改善患者體驗也未必有好處;管得好,則可以提升醫院綜合實力。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張金金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