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口腔外科常見操作
而日常服用的部分藥物
可能帶來風險
輕則術中術后出血、愈合延遲
重則引發頜骨骨髓炎甚至壞死
拔牙前
需及時告知醫生用藥情況
便于術中術后正確處理
以防范風險
抗凝血藥物
這類藥物易導致拔牙時出血不止,常見有阿司匹林、華法林、氯吡格雷、利伐沙班(多用于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血栓)。患者需提前告知醫生用藥及全身情況,由醫生評估是否停藥并檢查凝血功能,切忌自行停藥(可能增加心梗、腦梗風險),臨床有多種止血措施,無需過度擔心。
雙膦酸鹽藥物
常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或抑制惡性腫瘤骨轉移,可能引發頜骨骨髓炎甚至壞死,用藥時間越長、靜脈注射劑型風險越高。患者需提前告知醫生,盡量避免口腔外科操作;必須拔牙時,需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采用微創、縫合等方式,必要時用富血小板血漿填塞,降低風險。
化療類藥物
常見如紫杉醇、長春瑞濱、環磷酰胺等,會導致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拔牙易引發感染、出血不止及創面愈合延遲。
免疫抑制劑和靶向藥物
常見如環孢素、糖皮質激素、地舒單抗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免疫抑制劑降低抗感染能力)或導致創面愈合延遲(靶向藥物抑制血管生成),嚴重者可能引發頜骨骨髓炎。
安全拔牙需遵循三原則:拔牙前主動告知用藥(含保健食品),不擅自增減藥物,遵醫囑調整;非急癥拔牙選慢性病穩定期進行。現代醫學可通過藥物調整和方案優化規避風險,隱瞞用藥史才是最大隱患,需建立良好醫患信任。
來源:中國合理用藥探索Chinahlyy綜合自中國醫藥報、貴州藥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