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國國會開聽證會,說實話,不少人應該都挺意外,現場一堆大牌美國專家樂隊似的集體“降調”:意思是——如果大陸真下定決心收回臺灣,美國只能眼睜睜看著,基本不會直接插手軍事沖突了。其實這些風向不是一天兩天才出現的,不過現在大家這么一致地公開往外說,味道就不一樣了。
有時候我在想,臺灣到底意味著啥?你要說美國普通人,估計有些人以為臺海打仗就跟打游戲似的。但現實呢?一旦真動起來,影響的可能就是全球幾十年規矩。你要說小事,大概全世界也沒人信。這事其實就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底線相撞了,動手的話,真沒好果子吃。
說點當下的,2025年了啊,臺海局勢這事可能你刷新聞早刷麻了,大陸軍機、軍艦,天天常態化在那邊溜達。美國口頭上說得挺帶勁,“會保護臺灣啦、會負責任啦”,但你仔細看,美軍實打實的部署、兵力投送,反而越來越保守。剛這兩天,美國CSIS又搞了臺海兵棋推演,結論讓華府不少人睡不著覺:真摻和進來,美國自己都受不了那沖擊,說不定還整得全球供應鏈大崩盤,自己先卡脖子。
再看看美國國會的新聽證會,那些智庫和軍工的專家嘴上呼吁加快對臺軍售,背地里也是實話實說:美國本身的軍工供應鏈捉襟見肘,連自己軍備都不夠用,就別說真爆發一場現代化高強度大仗了。更糟心的是,美國經濟最近挺拉垮,通脹、債務山一樣壓著,美國人自己大伙都抱怨“沒錢花”了,怎么可能說開戰就開戰?誰信啊。
說到這里,不吐不快。其實美國專家這次“認慫”不是啥丟人事,換我我也后怕。你不信可以琢磨琢磨,理由大致就這些:
臺灣問題,怎么看其實啥都能扯,但最實在的——講道理,這是中國自己的事。美中建交都快半個世紀了,三個聯合公報反復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臺灣。這些年美國嘴上隨便說,真說插手臺海,法律上也沒啥顏面。下場幫忙,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打臉;現在全球盯著,美國真得掂量。
再說打架這事。不夸張地說,烏克蘭一仗就把歐美氣力榨得差不多了。臺海要開仗,那是兩個“全副武裝”大國,絕不是街頭“快閃”。你倒是可以拍拍胸脯上航母,可要真直接懟解放軍,美國的推演結果幾乎沒一版理想的。更別說一不小心沒收住,全世界金融市場都得跟著一起完蛋。
經濟上更不用說了。過去兩年美國真挺難的,通脹高得嚇人,失業數據也漂亮不起來,還有那一堆債。要真打仗,臺積電一旦有事,全世界的電子產業基本就歇菜了。美國自家造導彈、造炮彈,現在還一堆缺貨,國會山都快喊破嗓子,要補貨都不夠快。
歷史上,美國其實還真沒怎么和同級別大國主動面對面地打一架。冷戰那些年,美國頂多和蘇聯捏軟柿子,在第三方國家操控。真硬碰硬?有點懸。你說挑釁、你說威懾,可以。真跟中國在臺海拼個你死我活?誰敢當第一炮?美方心里打鼓不說,自己人私底下都清楚。
盟友那塊兒,看著一隊隊站臺表忠心,其實每個心里都各自精明著呢。嘴上說支持臺灣,輪到真刀真槍上戰場,誰會為了臺灣豁出去全部家底?回頭想想烏克蘭,歐洲人照樣各算各的賬,出裝備不出人,出錢不出命,這邏輯誰都懂。
最離譜的是,美國對臺灣的態度,很多時候就像拿了個“遙控棋子”。“毀臺計劃”這些聽著很夸張,但華盛頓高層真不是沒想過。真要防不住大陸,美國就寧可摧毀臺上的高科技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這些核心,目的就是不給中國一個“完整”的臺灣。聽著挺絕情,其實就是大國博弈里最冷的那一面。
吹到最后,說真心話,統一的局面慢慢地就成了所有人都覺得遲早的事,“臺獨”也沒再有多少生機。美國專家現在公開說,臺海其實遲早要風云變色,大伙兒要做的就是別把損失搞太大,別跟中國硬碰。臺灣如果真指望著美軍天降奇兵,實話說,這想法太美了,現實不管用。
我也說不好臺海到底還會怎么變,局勢風云變幻,沒人敢打包票。但至少現在看,美國專家這波表態,究竟是冷靜的現實主義,還是“認慫”?這個問題我一時半會也琢磨不透。你覺得呢?你要有啥看法,也歡迎底下留言,大家一塊琢磨琢磨,說不定能碰撞出點新火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