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劉金 通訊員 柴琳 楊森 )近年來,興隆鎮立足本地實際,聚焦群眾就業需求,通過政策扶持、技能培訓、產業帶動等一系列務實舉措,拓寬就業渠道,激活鄉村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護航,搭建就業 “暖心橋”
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惠民政策,構建起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體系。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宣傳頁、組織政策宣講會等形式積極宣傳就業創業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今年以來,已為2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發放補貼,完成全鎮新增就業100人以上,全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0人以上,有效減輕了群眾就業負擔。同時積極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招聘會,線上招聘17場次,邀請本地企業等用人單位參與,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牽線搭橋。在最近一次招聘會中,現場達成就業意向500余人,切實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
技能賦能,鍛造就業 “硬本領”
聯合縣人社局,根據市場需求和群眾意愿,開設了SYB創業、電子商務、叉車技能等多樣化技能培訓班。培訓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確保學員真正掌握技能。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技能培訓4場次,培訓群眾200人次。村民王大姐參加培訓后,在縣城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月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她高興地說:“多虧了鎮上組織的培訓,讓我有了新的工作和收入,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產業帶動,拓寬就業 “致富路”
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發展 “一村一品”,形成規模化、品牌化效應。范李村創新推行“黨支部+集體經濟+農戶”發展模式,以“一園三基地”為抓手,盤活集體資源,延伸產業鏈條,帶動村民就業增收,人均年收入增長30%。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搭建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培養電商人才,讓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創造了電商運營、物流配送等新就業機會,帶動本村及周邊120余名群眾就業。
從政策扶持到技能培訓,從產業帶動到自主創業,興隆鎮在促進就業、保障民生、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端穩了“就業碗”,鼓起了 “錢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