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溫職專搬遷之后,兩校(溫州理工學院、溫職專)共享校園已成為歷史。
7月17日上午,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園移交儀式在一職輪道廳舉行。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煥東以及市教育局領導張維凱、黃卓平、吳君宏、鄭為民等出席儀式。
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煥東
宣布新校園正式移交!
雙方代表移交簽約
雙方代表發言
溫州市教育基建中心主任 謝忠武
謝忠武在發言中系統回顧建設歷程:工程自2023年3月8日開工,克服技術難關、極端天氣與資金壓力,創新實施值夜制度,全員駐場實現高效推進。項目斬獲省智慧工地優秀應用成果、市優質結構工程等8項省市榮譽,學生素養中心更獲評溫州首個零能耗建筑,同時是浙江首個中小學零能耗新建建筑和省內建筑面積最大的零能耗建筑,下一步將爭創“錢江杯”和國家優質工程。
在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遷建工程移交儀式上的發言
溫州市教育基建中心書記、主任謝忠武
首先,允許我代表教育基建中心,向一直關心支持工程建設的各位領導、各參建單位、全體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這座現代化、高品質的美麗校園從藍圖變成實景。
本工程占地351畝,總建筑面積21.6萬方,總投資11.95億,體量大、任務重,于2023年3月8日正式開工,2024年1月30日主體結頂,2025年6月30日聯合竣工驗收,歷時912天。
這912天,我們堅持克難攻堅,推進建設任務,打造放心工程。始終以“確保錢江杯、爭創國優”為目標,各參建單位一起克服技術難關、抵御高溫酷暑、抗擊臺風汛期、解決資金困難,實行“夜學、夜訪、夜談、夜議、夜巡”值夜制度,中心全員上陣駐場值守,科學組織、精細管理,高質高效推進建設。先后獲省智慧工地優秀應用成果、省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市優質結構工程、市優秀樁基工程等省、市級榮譽,學生素養中心被認證為溫州首個零能耗建筑,也是全省首個中小學零能耗新建建筑和省內建筑面積最大的零能耗建筑。
這912天,我們堅持匠心打造,彰顯建設成效,打造精品工程。本工程是溫州出臺學校建設標準后市本級交付的第二個教育建設項目。重視學校建設前期頂層設計、聘請全過程教育設計顧問,推動學校管理團隊全過程參與,按照“先理念、再課程、后空間”方式,突出“人本性、教育性、智慧性”,引入理實一體化設計,體現職業教育改革趨勢和“五育并舉”育人理念,將助力溫職專向著“浙江窗口、全國一流、世界水平”的現代化職業教育名校這一目標邁進。
這912天,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共建合力,打造紅色工地。根據鄭局“要以‘紅色引擎’驅動項目攻堅,以黨建深度融合基建管理來有效破解教育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進度難題,為全省提供可復制的溫州經驗”的要求,我們在創成全省唯一一個三次獲得“紅色工地”省級榮譽的甌海二高遷擴建一期工程的經驗基礎上,持續將黨旗插在工地上,圍繞“心星相映5+5工程”黨建子品牌創建紅色工地,推進高質量黨建引領高品質建設。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本工程紅色工地創建工作被評為市直機關“強城項目·支部攻堅”典型案例,項目臨時黨支部也獲評浙江省“紅色工地、文明現場”競賽活動表現突出項目黨支部。
今天的移交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配合學校做好新校區搬遷、設備設施使用培訓及工程結算等工作;也將始終秉承“為學校創美、為師生賦能”的宗旨,建設更多面向未來的美麗學校。也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付出,衷心希望這座凝聚著大家智慧和心血的校園,能成為溫職專孩子們的成才立交橋,為溫州培養更多新時代高素質職業人,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更多溫州經驗和樣板!
最后,我想向黃威校長和溫職專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因為從今天起,“溫職專遷建工程”這個名稱將正式變為“溫職專新校區”。
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黃威
黃威介紹了新校園的發展規劃:學校將建設創新教育環境,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進教學方式,五大專業群將緊密對接溫州"5+5"產業發展需要。他用"四千精神"勉勵師生:"從推車搬遷的艱難歲月,到臺風夜值守校園的堅持,溫職專人始終保持'想盡千方百計、歷盡千辛萬苦'的創業精神。這把鑰匙不僅打開了現代化校園的大門,更開啟了我們繼續書寫職業教育新篇章的機會!"
接續奮斗史詩 啟航職教新程
---在濱海2.0時代新校園移交儀式上的發言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新校園正式移交儀式,不僅標志著我們即將告別揮灑了無數心血與汗水、辛勤耕耘了八年的901畝熱土,更是一次職專人“向東而生”精神圖騰的莊嚴再遷徙!
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性時刻,請允許我表達三份心意:
一、深深致敬新家園
2023年初,我們的腳下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自當年3月8日開工令下,九百多個日夜,謝忠武主任帶領基建團隊的戰友們,在潮汐間丈量,在酷暑下焊接,在風雨中奮戰,硬是將一堆堆鋼筋水泥編織成偉大的夢想,讓一座座教育殿堂在蒼茫灘涂上拔地而起!自1985年以來,我校一路東遷的創業史詩從此再次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基建團隊的戰友們是這座現代化校園最偉大的建設者,更是我校教育夢想最堅實的合伙人!即將交接的新校區鑰匙,正是你們用匠心與汗水鑄就的“教育勛章”!
同時,衷心感謝市教育局各位領導,在新校區選址、設計、建設與搬遷籌備的全過程,是你們高瞻遠矚的戰略引領和傾力支持,為我們化解了諸多棘手難題,為我校順利搬遷、行穩致遠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代表全體職專人建議,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所有奉獻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二、永遠銘記創業史
從惠民路的書聲瑯瑯,到濱海的拓荒壯歌,我們職專人始終肩負首批國家重點學校、首批國家示范學校、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的榮光,在一次次遷徙中淬煉出“鐵肩擔責、赤手創生”的精神魂魄。
回望2017年盛夏,40℃高溫炙烤著鋼板臨時搭建的泥濘道路,基建未能完工、無電無水,我們硬是完成了將近九百多卡車家當的搬遷任務,搬遷期間因為條件不足、環境惡劣而跌宕起伏、吃盡苦頭,至今歷歷在目。更難忘那三百多棵奄奄一息的老校區大樹!為了搶救這些“綠色移民”,我們心急如焚,千方百計尋找淡水進行澆灌,日夜守護,終于盼得新芽刺破樹皮,如今它們已深深扎根東海咸土,成為校園最美的風景!
依稀還記得當年那些圍墻未合、徹夜值守的星光,那些伏案小憩、疲憊卻堅毅的身影,這些往事早已沉淀為我們校史長卷中,閃耀著奮斗光芒的滾燙篇章!
三、不忘初心砥礪行
自小南路到惠民路、東校區、瑤溪校區、狀元校區、七都校區,再到濱海1.0,最后到達今日的濱海2.0,我校發展之路雖然曲折,但多次輾轉絕非簡單的地理位移,更承載著我校一路向東、艱苦創業的滾燙初心,是當年鋼板路上推車的蹣跚腳印,是臺風夜里守護校園的孤單身影,將“想盡千方百計”的求索、“歷盡千辛萬苦”的堅持,化作了破土而出的磅礴生命力,支撐我們一路走到東海之濱!
眼前的新家園,正以全國獨有的創生環設計,讓教育資源流動共享;借人工智能之勢,推動個性化學習革命;憑五大專業群的精密咬合,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注入職教動能!
當朝陽從沁湖之畔噴薄而出,這片土地必將賦予“循大道·惟創生”校訓以磅礴的生命力,照亮支撐“中國智造”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成長之路!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這把即將交付的鑰匙,開啟的不僅是一座現代化校園,更是一部等待我們續寫的壯麗史詩!我們溫職專將以此為新起點,以“四千精神”為帆,以教育初心為舵,從東海之濱再啟航!揚帆!破浪!駛向中國職教的星辰大海!
當天上午還舉行了溫職專搬遷啟動儀式。校長黃威在致辭中動情回顧學校“四遷校史”。八年寒暑,這段歲月,是萬般艱辛與無限榮光并存的光輝歲月。溫州理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鄭華回望兩校在過去四年里共享校園、親如一家的時光。
溫州理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鄭華致辭
黃威校長宣布:溫職專搬遷工作正式啟動
8輛披掛紅綢的大卡車依次奔赴新校園
從濱海1.0到濱海2.0,溫職專人用八年書寫了奮斗傳奇,以“向東而生”的精神圖騰開啟新的拓荒征程。最美的風景永遠在前方,最熱的征途永遠在腳下,溫職專的新篇章,正在東海之濱緩緩鋪展。
來源:溫職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