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最近一段時間我師姐在裝修,無意間我們聊起了她家的衛生間管道,就是上圖這種鑄鐵管。
因為是老房子,再加 上鑄鐵管的質量也不太好,經常會發生漏水的問題 。所以裝修的時候,就打算把這種老式的鑄鐵管換成現在我們常用的UPVC管。
但讓我吃驚的是:她們居然不是全小區統一跟換,而是每戶單獨換。
我一聽,腦海中立馬閃現出無數個問題。
這單獨換,可怎么換啊?這不是無數個漏水點在交接部位等著嗎?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介紹一下老舊小區排污的鑄鐵管是如何更新的,并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02
現場做法
我從裝修現場要來了第一手的資料,就拿著現場照片來展開說說目前市面上鑄鐵管是怎么更新的吧。
從上面這張照片來看,這些黑色的鑄鐵管看上去確實有些年頭了,而且表面已經有銹跡。但管徑是不是110(mm),我目測不了,姑且按照110來考慮吧。
在更換的過程中,水電工師傅是穿著防護服干活的 ,因為無法保證施工過程中樓上居民絕對不用水。(如上圖)
師傅先把排污立管和地漏位置的橫管,在距離樓板10-20CM左右的位置切割平整。
然后連接一個內徑110、外徑120的直接;如果是地漏位置,則是75的管徑。(如下圖)
完工后,這個直接一端連接原來鑄鐵管的根部,另一端則連接新替換的UPVC管 。
眾所周知:UPVC管和UPVC管用膠粘是可靠連接。
而 鑄鐵和UPVC是兩種材料,即使用膠粘,也是有不小的漏水隱患 。所以師傅還在外部加了一層玻纖網格布,然后用水泥糊起來。(節點如下圖)
雖然包的嚴嚴實實的,但在我看來隱患還是挺大的。
首先鑄鐵管與樓板之間就有可能漏水,其次鑄鐵管和UPVC之間的交接也容易漏水,因為不同材質交界的位置是最容易漏水的。
而下部的處理和頂部,原理是一樣的。利用一個大小頭轉換,將UPVC管的小頭塞入到樓板下方鑄鐵管20CM處,可能還會用膠水或者生料帶等材料封堵一下管徑不同帶來的縫隙。(如下圖)
這樣處理之后,只有碰到排污立管完全堵住的情況,才有可能反溢到樓上的管道交接位置。一般情況都算是安全的,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好方案”了。
以上就是現在老舊小區衛生間鑄鐵管更新,實際在應用的方案。
03
反對的原因
雖然我認為這個解決方案充滿了“槽點”,但確實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因為老舊小區如果要統一入戶更換鑄鐵管,需要整棟樓的居 民100%都同意,才能進行實施。這種情形就與“加裝電梯”類似,碰到的問題也是相同的,難度非常大。
因為有些居民可能剛裝修好,還有些家庭可能是出租的,根本不愿意大動干戈。即使是政府出錢更換,他們也不愿意。
所以導致“惠民”工程也無法順利實施,大家只能提心吊膽的繼續住在滲漏隱患非常大的老房子里。
從物權法的角度來說,如果居民不同意,確實也沒辦法整體更換。而現場實際在用的更新辦法,可能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04
外置方案?
在老舊小區修繕的項目中,我記得有一種廚房立管外移到室外的做法,那這種做法能不能套用到衛生間的立管上面呢?
廚房立管外移
將原來廚房老舊的鑄鐵管拆除,然后在外墻上新增UPVC立管,再在外墻上打洞,設置好橫管,留待居民自己接用水器具。
因為廚房只有一根立管,也沒有地漏,所以這種做法是可行的。而且很多老舊小區都是6層的,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
而衛生間如果采用這種方式,有諸多的困難。
第一、衛生間的立管數量比較多,而且需要檢修的情況比較多,如果設置在室外,就基本沒法檢修了。
第二、衛生間的橫管也比較多,既有馬桶的,又有地漏的,都需要拆除吊頂才能施工,居民的抗性會比較大。
第三、出墻橫管破墻開洞的地方,多半是圈梁的位置。對于整棟樓的結構安全是有影響的,居民多數是不會同意的。
所以基于以上總總,外置方案不可行。老舊小區排污的鑄鐵管即使是再滲漏,也只能是在自己家里想辦法。
05
結束語
近幾年,很多老舊小區都進行了“美麗家園”的修繕提升,從視覺上來說,小區品質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老房子更需要 在排污管道等隱蔽工程上實施更新,才能讓居民住的更加“舒心” 。
而要想做好這些工作,離不開 居民的覺悟、小區的自治以及宣貫的力度 。
城市更新是一項永續的工作 ,而老舊小區如果拆不動,就應該被“善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