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形石柱
院內的另一著名建筑是人形石柱。人形石柱呈方形,人呈立姿,面部表情威嚴,蓄有胡須,雙手置于腹部。這種雕刻風格也見陶器和紡織物上。
(4)廣場
太陽門所在的廣場寬200米,長300米,設置在巨大的類似城堡的有著先進的排水系統的基座之上,這里更像一座祭臺,太陽門就位于它的一端。這是當時人們舉行重要儀式和集會的場所。
周圍神奇的納石墻把聲音聚攏起來,使這個廣場有一定的擴音功能。石墻上甚至還有一個古代蒂亞瓦納科人的擴音器,同時它又是一個竊聽器。在石墻中的一塊一米見方的大石頭,中間被挖了個洞,面向廣場的一面開口比較大。蒂亞瓦納科人聚集在這里舉行祭祀儀式時,為了讓所有人都能聽到,主持祭祀的人就會繞到后邊來講話。
(5)雕像
廣場上有一座戴面具的執政者雕像。他戴著華麗的項鏈,兩邊臉頰上都刻有精致的花紋,王冠也設計得十分精致,有很多細小的紋路。他的腰帶上是安第斯神鷹的花紋,有趣的是,他的衣裙上還刻有很多像是象形文字的符號,據說這個符號象征著蒂亞瓦納科人的宇宙,還象征著他們的水,也就是說,蒂亞瓦納科人的整個宇宙觀都濃縮在這條裙子上了。
在廣場一個角落里,還有另一位蒂亞瓦納科統治者的雕像。這個雕像的重要性,反映在這位統治者的腰帶上,那里有許多清晰的蟹形圖案。這讓人聯想到蒂亞瓦納科民族必然與海洋有一定的聯系,因為在整個的的喀喀湖地區并沒有蟹。
有學者認為,蒂亞瓦納科的先民,實際上是來自太平洋地區的波里尼西亞人,他們在遠古時代就成功地越過重洋來到南美洲大陸。雕像上的蟹形圖案,為這一理論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但也有人認為,蒂亞瓦納科人曾經征服過海洋。這些猜想還不能揭開謎團,但是從這里和秘魯納斯卡地區出土的被拉長的人頭骨可以判斷出,古代蒂亞瓦納科人和海洋定有著某種關聯。
(6)方池
走下廣場基座,還有一處獨特的方池,那就是蒂亞瓦納科居民的祖先和亡靈的歸宿。這座建筑物共有7層臺階,每個臺階既高又陡,幾乎無法行走;據說,它確實也不是為了讓人行走而建,在古代,這是專為死者的靈魂準備的休憩之地,從來沒有活人能到達這里。
池中四周的墻壁上排列著一個個人頭雕像,那一張張生動的面孔,仿佛充滿了靈性。當地人告訴我們,每一張面孔對應著的是蒂亞帝國的一個民族。每一個民族的亡靈進來以后,都可以找到他的歸宿。在這個亡靈居住的地方,我們看到了保存在遺址里的第三座雕像。當地人都認為,這是他們的祖先來自海洋的最重要的證據。因為他留有小胡子,與波利尼西亞人特別相像。據說,這座雕像就是他們對自己遠祖的回憶。蒂亞瓦納科的先民們是否真的來自茫茫大海,現在還沒有最后的定論;但他們的后代在遼闊的的的喀喀湖畔,確實創造了一個輝煌的文明。
(7)天文臺
在遺址現場,我們看到一座樣式獨特的蒂亞瓦納科天文臺。原來這里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建筑,高達七層。但現在只剩下兩層。如今與其說它是金字塔,倒不如說是一座不起眼的土山。沒想到,從它的設計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古印第安人智慧的光芒。他們不是仰頭觀星,而是在山頂修建了一個人工湖,平靜的水面反映著夜空中的星星,觀星只需低首望水。
7、未解之謎
(1)建筑
其中最大的疑問,就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巨石建筑技術。這種巨石建筑,在史前的南美洲屢屢出現。如馬丘比丘、皮沙克和薩克塞胡阿曼,但最突出的還是蒂瓦納科。這座古城使用的巨型石塊每塊都重達數十噸以上,切割得非常完美,棱角磨圓,甚至表面都做了拋光。在整個巨石建筑中。沒有一處使用過灰漿或水泥之類的粘合劑,石塊之間拼接得天衣無縫,給人的印象是這些施工者們切割這些巨石就像切割黃油一樣容易。要說古代印加人用簡陋的石鎬就能完成這一切,令人無法栩信。
在蒂瓦納科的西南端有一處廢墟,名叫普瑪·普庫,它是蒂瓦納科的最大建筑之一,但已徹底傾頹。今天的人們已不知道它原來是宮殿還是廟宇,但它的廢墟仍非常宏偉,其中最大的一個巨石平臺,長40米,寬7米,高2米,估計巨石重達一千噸!這些巨石加工得非常精細,全部經過打磨和拋光,如同用最先進的機器、硬鋼銑刀和鉆機制作出來的一樣。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這里還發現了一些大石塊制成的預制建筑構件,這些構件上有多處精確的凹糟、軌道和孔洞,幾何形狀非常復雜。有人曾做過一個模擬實驗,將其中3塊預制構件的準確數據輸人電腦,很快就可以看到,這些凹糟和軌道相互咬合得天衣無縫,不用任何灰漿,就能筑起一道沒有縫隙的圍墻。
還有,蒂瓦納科附近并沒有采石場。據考古學家檢測,這些巨石是從200千米以外運來的。采石場與蒂瓦納科之間的道路非常簡陋,即使是當今最杰出的工程師,使用最現代的科學技術,恐怕也沒法搬運這些巨石,何況我們可以肯定,當時的印加人即使有可以負重的家畜,也沒有發明車輪。
(2)氣象
太陽門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每年的冬至和夏至,曙光就會穿過距太陽門100米遠的東方的小門,形成一道光柱一直照射到太陽門正中的太陽神像上;而每年6月和12月的時候,陽光也是從那個小門直射到太陽門上6月和12月的標志上。通過陽光的指引,古代的印第安人可以清楚地掌握何時是雨季還是播種時節。在今天看來,它雖然只是完全靠太陽來指引的太陽歷,但是它所達到的精度和由此反應出的古代蒂亞瓦納科人的智慧,令人們嘆為觀止。
(3)消亡
至今,這一文明消亡的原因仍是一個歷史之謎,蒂亞瓦納科的消失可能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有學者認為,蒂亞瓦納科人是被后來到這里的艾馬拉人所消滅;但更多的人卻認為,因為的的喀喀湖的湖水逐漸退卻,使得蒂亞瓦納科人越來越遠離水源,最后不得不完全放棄了這座宏偉的城市。
傳說,蒂亞瓦納科人并沒有消失。在決定放棄這座城市的時候,國王把他的人民分成不同的隊伍,前往不同的方向去尋找新的家國。其中的一支后來來到位于秘魯的庫斯科谷地,并在那里延續了蒂亞瓦納科的文明。在那里,他們最終建立了南美洲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印加帝國。
雖然蒂亞瓦納科人究竟是不是印加人的祖先還沒有最終形成定論,但是根據現在的一些研究成果來看,這一說法與歷史有著眾多吻合之處;首先,蒂亞瓦納科文明消亡之際,正是印加文明興起之時,另外,印加人的起源中有一個傳奇階段,據說最早的一代印加王,是受他們的太陽父親派遣,從的的喀喀湖出發到達庫斯科的。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