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他曾是無數人眼中的“財神爺”,手握千億“財富帝國”,承諾年化收益高達100%!
然而,這個從囚徒到“龐氏大師”的張小雷,卻在2017年底親手撕碎了上百萬人的暴富幻夢。
他自首的那一刻,中國金融史上最大騙局之一的“錢寶網”轟然倒塌,留下的是300多億無法兌付的巨額窟窿,以及無數血本無歸的受害者。
一夜暴富
1997 年的他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機遇,一度成為當地眾人艷羨的千萬富豪,站在了人生的巔峰。
可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財富如泡沫般迅速消散,他又回到了原點,破產后的他并未氣餒,而是再次出發。
然而,這次創業卻逐漸偏離了正軌。
2003 年,在擔任泛美亞 CEO 時,他想出了一個看似美好的計劃,打著送 50 余名足球小學員留學南美的幌子,騙取了孩子家長們 1000 多萬。
這一行為最終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判入獄。
可牢獄之災似乎并未讓他徹底醒悟,反而在出獄后,又一頭扎進了所謂的 “創業” 中。
2010 年,張小雷注冊成立了江蘇錢旺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像是在重新布局自己的商業版圖。
兩年后,南京錢寶信息傳媒有限公司也應運而生,而旗下的 “錢寶網”,更是在后來掀起了驚濤駭浪。
那時的互聯網金融正如火如荼地發展。
張小雷瞅準時機,設計出了一套 “交押金、看廣告、做任務、賺外快” 的模式,還大膽地拋出 “投一百萬,一年連本帶利還你兩百萬” 這般極具誘惑性的承諾。
起初,一些抱著試試看心態的投資者投入小錢后,竟真的按時收到了利息,迅速在人群中傳開。
1000億金融騙局
隨著 “錢寶網” 憑借初期的兌現承諾積累起了一定的口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參與其中。
張小雷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他深知僅靠最初簡單的模式難以長久維持這一 “吸金” 大業,于是一場對騙局的精心包裝就此展開。
他不斷拋出各種高大上的概念,“錢寶幣”“微商矩陣”“股權申購”“藝術品投資” 等名詞接連登場。
硬是把原本赤裸裸的龐氏騙局,包裝成了一個看似有著強大造血能力、前景無限的金融科技集團。
就拿 “錢寶幣” 來說,規則復雜得如同迷宮,讓人眼花繚亂。
投資者需要交 52 萬保證金,就能換得 5200 萬 “寶幣” 去做任務,回報是 107.7 萬的 “寶幣”,普通投資者哪里算得清這里面的彎彎繞繞,只看到了那看似豐厚的回報。
不僅如此,張小雷還在商業運作上大做文章。
他收購空殼公司,經過一番包裝,將其偽裝成 “上市公司”,然后堂而皇之地非法發售股票,吸引那些渴望在資本市場分得一杯羹的投資者上鉤。
同時,向入駐的微商收取兩萬塊押金,“保證金”,還把一些不知真假的藝術品拆分成份額,鼓動會員們認購買賣。
而在背后,這些花樣百出的招數,本質不過是把左手的錢倒騰到右手。
貼上 “高科技”“創新投資” 等光鮮亮麗的標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用更大的噱頭,去吸引更多、更熱的錢不斷涌入。
為了讓整個騙局看起來更加穩固,他還精心打造了資金池的玩法。
構建起線上線下兩個資金池,通過互相調用資金,營造出一種平臺資金雄厚、運轉良好的假象,讓投資者們更加深信不疑。
而實際上,這不過是在用新投資者的錢去填補老投資者的利息窟窿。
靠著借新還舊的手段艱難維持著這個搖搖欲墜的騙局,可深陷其中的人們卻渾然不知,依舊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一步步朝著深淵邁進。
在打造 “錢寶網” 這個看似華麗的財富幻夢過程中。
張小雷可不僅僅是靠那些復雜的投資概念和資金運作手段,他更是深諳人性中對情感歸屬的渴望,將這一點也變成了維系騙局的 “利器”。
走投無路,包養情婦
張小雷時常與那些狂熱的投資者,也就是他口中的 “寶粉” 們頻繁聚餐。
他總是噓寒問暖,和大家稱兄道弟,營造出一種 “寶粉一家人” 的濃厚氛圍。
在這樣的情感攻勢下,投資者們漸漸不再單純地將自己視為局外人,而是覺得自己已然成為了 “張總事業” 的一份子。
所以,每當外界出現質疑 “錢寶網” 的聲音時。
這些被情感 “綁架” 的投資者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沖在最前面,去圍攻、去謾罵那些提出質疑的人,用自己的忠誠極力維護著這個即將把他們吞噬的騙局。
他坐擁巨額從投資者那里騙來的錢財,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尤其在對待情婦這件事上,可謂是出手闊綽到了極點。
比如那位音樂老師黃某,張小雷為了將她留在身邊,開出了每天兩萬塊的 “包養費”。
僅僅五年時間,就往她的賬戶里打了 3600 多萬,除此之外,還有奔馳豪車相送,價值幾百萬的房產也毫不吝嗇地贈予。
更令人咋舌的是,黃某明知這些錢來路不正,竟還伙同家人,將人民幣換成美元。
通過幾十個賬戶分散匯往美國,甚至去拉斯維加斯賭場洗錢,妄圖將這些不義之財合法化。
其他情婦也個個身價不菲,盡享著張小雷用別人的血汗錢堆砌起來的奢靡生活。
就是在這樣一邊是情感操控,一邊是糜爛生活的表象下,投資者們即便一開始對高回報率存在些許警惕。
但看到前期有人成功提現,又受到張小雷的情感蠱惑,內心的貪欲逐漸占據上風。
抱著僥幸心理不斷加大投入,越陷越深,完全淪為了這個騙局的犧牲品,卻還渾然不知危險已然降臨。
鋃鐺入獄
然而,再怎么看似固若金湯的騙局,終究不過是空中樓閣,總有崩塌的那一天。
2017 年底,“錢寶網” 內部的資金問題開始全面爆發,新進資金的流入速度遠遠趕不上需要支付給投資者的利息支出速度,最終還是斷裂了。
面對這一危局,張小雷也曾做過最后的掙扎,他妄圖力挽狂瀾.
又是怒斥那些關于 “跑路” 的謠言,又是懸賞人肉撰寫 “黑稿” 的作者,還頻繁宴請大客戶.
信誓旦旦地展示著那些所謂的度假村、土地等虛假資產,試圖讓投資者們相信 “錢寶網” 依舊有著雄厚的實力,一切都還在掌控之中。
可這一切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那近三百億的資金窟窿,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無論他怎么努力,都再也填不上了。
況且,張小雷早年就有過案底,護照被扣,連跑路這條路都被徹底堵死了。
2017 年 12 月 26 日,走投無路的張小雷,只能獨自一人走進了南京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那一刻,這個曾經在 “錢寶網” 營造的金錢幻象里呼風喚雨的 “張總”,或許也算是得到了一種解脫吧。
隨著張小雷的自首,“錢寶網” 這場千億規模的 “龐氏騙局” 轟然倒塌,落下了帷幕。
而那些被卷入其中的上百萬投資者,卻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他們付出了超過三百億無法兌付本金的慘痛代價,一生的積蓄就這樣付諸東流。
即便到如今,經過多次努力,也僅僅拿回了兩次退賠,總額還不到投資款的 8%,留下的只有刻骨銘心的悔恨和難以磨滅的傷痛。
在后續的處理過程中,資產處置也是困難重重,“錢寶系” 包裝的那些資產,.
即便有著較高的評估價,但在變賣時卻無人問津,南京推行的 “司法協調退房” 政策,也因為涉及刑事查封而無法適用于 “錢寶網” 的資產處理.
投資者們想要挽回損失,更是面臨著諸如證據不全、被二次詐騙等諸多棘手的問題,這場騙局帶來的影響,久久籠罩在眾多受害者的心頭。
結語
張小雷早期創業起底,利用情感操控及虛假繁榮吸引眾人入局,最終資金鏈斷裂導致騙局破滅。
上百萬投資者血本無歸,后續資產處置也難題重重,它警示著人們莫被貪欲蒙蔽,面對高收益投資需保持清醒與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