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一場經濟論壇上透露,中美兩國關于關稅休戰的談判正處于關鍵階段,當前的關稅休戰協議即將到期,雙方尚未就續約達成一致。這一消息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讓中美關系再度成為全球焦點。
回溯到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上臺后,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悍然對中國發動關稅戰。2月1日,美國以所謂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這一舉措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極大破壞。作為回應,2月4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等加征10%關稅。同時,中國將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將美征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美國財政部長(資料圖)
此后,雙方關稅戰持續升級,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全球經濟也因此蒙上一層陰影。直至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內瓦經過多輪艱苦談判,終于達成一項階段性休戰協議。該協議雖未徹底解決雙方在關稅等經貿領域的所有分歧,但為緊張的中美關系按下了“暫停鍵”,讓全球市場稍稍松了一口氣。根據協議,雙方同意在一定時期內維持現有關稅水平,不再進一步加征新關稅,同時啟動一系列經貿對話機制,尋求更全面、更深入的解決方案。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關稅休戰期即將結束,雙方談判再次陷入僵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表態,似乎暗示著美國內部對當前中美經貿關系的焦慮與糾結。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國內通脹壓力持續高企。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一直維持在高位,6月CPI同比上漲5.4%,遠超市場預期。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也出現倒掛現象,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不斷縮小,顯示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在這種經濟形勢下,美國政府意識到,持續的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正逐漸顯現。美國消費者不得不為進口商品支付更高價格,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美國商會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關稅戰導致美國企業每年增加數百億美元成本,約24萬個工作崗位面臨流失風險。面對國內經濟壓力,美國政府迫切需要從中國進口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以緩解通脹壓力,穩定國內經濟形勢。這或許正是貝森特所說“中國有我們想要的東西”的內涵。
在當前談判中,關稅問題仍是核心矛盾。中方明確要求美國取消不合理關稅,回歸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貿易規則。美國政府內部卻存在不同聲音,部分強硬派政客仍企圖保留部分關稅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試圖在其他領域換取所謂“利益”。他們認為,關稅是迫使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問題上做出讓步的有效手段。這種觀點忽視了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現實,也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
科技領域也是談判中的一大難點。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限制不斷升級。從華為到字節跳動,從芯片出口管制到投資限制,美國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對華投資限制最終規則,限制對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某些人工智能系統領域進行投資。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美國企業自身利益,也阻礙了全球科技合作與創新。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是基于自身努力和市場需求,美國的限制措施無法阻擋中國科技進步的步伐,反而促使中國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地緣政治因素也給中美談判增添了不確定性。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屢屢挑釁,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嚴重損害中美關系政治基礎。美國政府近期通過一系列涉臺法案,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在國際輿論場,美國還聯合部分盟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企圖抹黑中國形象。這些地緣政治操作不僅無助于解決中美經貿問題,反而使雙方關系更加復雜微妙。
貨物(資料圖)
面對美國種種不合理行為,中方立場堅定且明確。中國始終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貢獻者,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在中美談判中,中方要求美國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厘清經貿領域國家安全邊界,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中方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致力于為外資企業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同時,中國有足夠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在關稅戰初期,中國迅速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國內市場,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中國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加強與東盟、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往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同比增長8.1%,與歐盟貿易額同比增長5.6%。這表明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依然穩固,有能力通過多元化貿易合作,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展望未來,中美關系走向何方,備受全球關注。如果雙方能夠以理性、務實態度繼續談判,尋求互利共贏解決方案,不僅有利于中美兩國經濟發展,也將為全球經濟穩定注入強大動力。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雙邊貿易額巨大。2024年,中美貨物貿易額接近7000億美元,服務貿易額超過1500億美元。加強合作,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美國財政部長(資料圖)
若談判破裂,關稅戰再度升級,其后果將不堪設想。全球供應鏈將遭受進一步沖擊,國際貿易秩序將陷入混亂,世界經濟復蘇步伐將被嚴重拖累。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物價,企業將面臨更大經營困境;中國企業出口也將受到影響,經濟增長面臨一定壓力。因此,合作才是中美雙方唯一正確選擇。雙方應摒棄零和思維,回歸理性對話,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分歧,共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美“免戰牌”即將失效,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希望雙方能夠抓住機遇,以此次談判為契機,妥善解決經貿領域分歧,為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創造條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