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近日印發關于規范國有館藏一級文物借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各級文物行政部門、文物收藏單位應當深刻認識館藏一級文物的重要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將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存狀況不佳、易因運輸包裝受損的館藏一級文物不得出借。
通知提出,出借單位應當切實履行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充分評估出借文物的必要性,嚴格評估文物現狀和場館設施條件,加強全流程監督管理。借用單位應當落實文物使用直接責任,按照有關規定、標準,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和措施,確保文物安全。
通知要求,出借單位應當充分評估擬出借館藏一級文物的保存現狀,組織專業人員論證文物是否適宜展出和運輸,針對性提出保管、展出、包裝與運輸建議。
通知規定,同一件文物連續借用給同一或不同單位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年,不得通過連續借用給不同單位的方式規避時限要求。
附:
國家文物局關于規范國有館藏一級文物借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博物館:
為進一步規范國有館藏一級文物借用管理工作,切實保障文物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壓實文物安全責任
各級文物行政部門、文物收藏單位應當深刻認識館藏一級文物的重要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將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出借單位應當切實履行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充分評估出借文物的必要性,嚴格評估文物現狀和場館設施條件,加強全流程監督管理。借用單位應當落實文物使用直接責任,按照有關規定、標準,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和措施,確保文物安全。文物行政部門要加強監督指導,對未按要求科學評估、違規借用、出現文物安全事故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二、加強文物現狀和場館條件評估
(一)文物保存現狀評估
出借單位應當充分評估擬出借館藏一級文物的保存現狀,組織專業人員論證文物是否適宜展出和運輸,針對性提出保管、展出、包裝與運輸建議。評估時應充分考慮文物材質脆弱或結構不穩定等風險因素,對經過修復的文物,應當對其修復部位穩定性進行重點評估。保存狀況不佳、易因運輸包裝受損的館藏一級文物不得出借。
(二)借用單位場館設施條件評估
出借單位應當加強對借用單位場館設施條件的考察與評估,其設施設備、展陳環境、展陳方式等應達到出借文物的保管、展出要求,確保符合文物適宜的保存環境和安全防護條件。不得向場館設施條件達不到要求的單位出借文物。
三、規范履行法定程序
(一)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借用館藏一級文物備案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之間因舉辦展覽、科學研究等需借用館藏一級文物的,應當在出借后三十個工作日內,由出借單位通過“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藏品管理系統”(http://nb.ncha.gov.cn)報我局備案,不再報送紙質文件。
(二)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借用館藏一級文物審批
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舉辦展覽需借用國有館藏一級文物的,應當在擬出借前二十個工作日,由出借單位通過“國家文物局綜合行政管理平臺”(http://gl.ncha.gov.cn)報我局審批,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出借。展覽大綱以及借用必要性和用途說明等其他材料可隨申報文件同時上傳。
(三)文物借用期限與收回
文物借用到期后應當及時收回,并由出借單位在藏品管理系統中填寫收回信息。如需繼續借用,出借單位應提前辦理續借手續。同一件文物連續借用給同一或不同單位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年,不得通過連續借用給不同單位的方式規避時限要求。超過期限未收回的文物,出借單位應當及時督促、催還,重大情況及時上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應及時采取措施將文物收回。
四、強化全流程管理
(一)明確工作要求
出借單位應當與借用單位簽訂文物借用協議,明確約定文物借出后的用途、安全責任、運輸和保管要求、歸還時間等,在文物點交、運輸包裝、陳列展覽等重點工作環節,進一步細化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加強文物安全管理。不得由文物運輸包裝公司和陳列展覽服務機構等第三方代為辦理借用文物點交交接手續。
(二)加強第三方機構管理
出借單位和借用單位應當加強對文物運輸包裝公司和陳列展覽服務機構的資格審核及監督管理,遴選經驗豐富、具有良好資信的機構承擔相關工作,嚴格執行《文物包裝與運輸規范》《館藏文物展覽點交規范》等相關技術標準和規定,確保各項操作規范。
(三)定期開展安全檢查
出借單位和借用單位應當健全文物安全檢查機制,定期對借用文物進行安全檢查,特別是長時間借用的文物,評估文物保存狀況,發現不安全因素或發生文物受損的,應當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并按規定及時上報。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借展備案工作的通知》(辦博函〔2020〕948號)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廢止。
特此通知。
國家文物局
2025年7月16日
關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資訊
來源:國家文物局
編輯:王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