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增長瓶頸,掌閱科技持續加碼短劇等新業務,試圖通過內容視頻化實現破局。盡管轉型方向較為明確,但從半年報預告看,盈利能力未見起色,虧損幅度持續擴大,或反映出公司在戰略調整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制約與階段性陣痛。
近日,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掌閱科技,股票代碼:603533.SH)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16億元到-1.19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0.48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同比減少約1.68億元至0.71億元,降幅為352.47%至148.86%。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7月14日晚,掌閱科技發布業績預虧公告后,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次一交易日(7月15日),公司股價低開超3%,盤中一度下挫逾9%,最終收跌7.80%至20.10元,成交額達7.19億元,換手率為8.09%。從K線形態來看,股價以一根長陰線跌破5日、10日和20日均線,技術面破位明顯,顯示出市場對公司基本面走勢的擔憂正在快速釋放。此外,日內振幅高達6.7%,成交量顯著放大至35.53萬手,投資者短線拋壓沉重,市場情緒由此前的震蕩偏強迅速轉為避險。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面對增長瓶頸,掌閱科技持續加碼短劇等新業務,試圖通過內容視頻化實現破局。盡管轉型方向較為明確,但從半年報預告看,盈利能力未見起色,虧損幅度持續擴大,或反映出公司在戰略調整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制約與階段性陣痛。
營業收入增長趨緩,期間費用率持續高企
資料顯示,掌閱科技成立于2008年,起初專注于數字閱讀平臺的搭建。2011年推出安卓掌閱App,憑借3D仿真翻頁和護眼模式等功能快速積累用戶,三年內用戶突破千萬,初步完成商業化基礎建設。2015年,公司設立掌閱文學,將重點拓展至原創IP孵化,簽約作者數萬名,孵化出《元龍》《鐵骨錚錚》等代表作,并推出iReader系列閱讀器,形成“內容+終端”的雙輪驅動格局。2023年,公司上線AI互動產品“閱愛聊”,推出彩屏閱讀器,進一步提升沉浸式閱讀體驗。早期,掌閱主要依靠移動端付費閱讀與版權分銷盈利;但隨著行業紅利減弱,公司開始尋求以短劇等視頻化內容為突破口。
從業務結構演變來看,短劇等衍生業務已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引擎。2025年一季度報披露,該業務板塊已躍升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自2023年啟動短劇戰略以來,公司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當年該業務營收2.67億元,占比9.63%;2024年大幅躍升至7.76億元,同比增長189.99%,占比達到30.02%。與此同時,傳統數字閱讀業務持續下滑,其收入占比從2022年的86.30%降至2024年的63.75%;版權產品收入也明顯收縮,占比僅為6.12%。業務結構的重構在釋放增長潛力的同時,也加劇了盈利模式不穩定及轉型初期的財務壓力。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營收方面,掌閱科技整體呈“先升后降”態勢。2020至2024年間,公司營收總體上升,其中2022年在免費閱讀業務帶動下達到峰值25.82億元,同比增長24.71%。但隨后增速放緩,2024年營收為25.83億元,同比下降7.02%,2025年一季度再度下滑5.19%。
凈利潤表現更顯疲弱。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2.53億元,此后連續四年下滑,2023年降至0.38億元,2024年雖同比回升至0.56億元,但主要受低基數影響,盈利質量偏弱。2025年一季度,公司錄得虧損0.69億元,半年報預告顯示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反映出在成本控制、內容采購及市場投放等方面仍面臨較大挑戰。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費用端問題同樣尤為突出,銷售費用率大幅上升成為利潤侵蝕的主要推手。2020年至2024年,銷售費用率由23.23%升至61.26%,雖2024年略降至58.07%,但仍處高位。其中,推廣費用占銷售費用93.76%,顯示公司在流量爭奪中成本持續高企,且拉動營收成效有限。同時,管理費用率亦呈上行趨勢,2024年為5.84%,暴露出內部運營效率問題。盡管研發費用率維持在7%至8.5%區間,2024年為7.87%,顯示出一定技術投入,但整體剛性費用結構在營收放緩背景下對利潤形成持續擠壓。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從現金流狀況看,掌閱科技整體現金流結構趨緊。2020年,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為3.23億元,但此后逐年下滑。2023年雖短暫回升至3.38億元,2024年則首次轉為負值,反映主營業務造血能力下行。投資性凈現金流連續五年為負,顯示公司持續進行內容采購與資本投入,現金消耗強度較高。籌資性凈現金流僅2021年實現9.99億元凈流入,其余年份均為凈流出,反映公司外部融資能力有限。整體來看,公司自由現金流壓力上升,資金保障能力有待加強。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股權結構變化亦引發市場關注。控股股東張凌云于2024年11月通過大宗交易減持860萬股,套現約1.46億元,持股比例由23.03%降至20.70%。減持時間點恰逢公司視頻化轉型關鍵階段,引發外界對其信心的質疑。
與此同時,第三大股東北京量子躍動科技亦在持續減持股份。數據顯示,該公司自2023年4月至2025年2月期間累計減持超過2.26個百分點,目前持股比例已降至6.23%。北京量子躍動科技為抖音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早在2020年便首次入股掌閱科技,持股11.23%,成為其第三大股東,這也是抖音在A股市場的首次戰略性布局。抖音一度被視為掌閱科技在內容生態建設與流量分發渠道方面的重要合作方。如今,其持續減持疊加控股股東的資金套現行為,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掌閱科技戰略執行力與未來成長性的擔憂。
高管薪酬變化亦引發爭議。2024年掌閱科技高管總薪酬達1200.09萬元,同比增長41.18%。其中,新任總經理孫凱上任未滿一年便領取年薪353.93萬元。盡管薪酬增長表面上與短劇業務高速擴張掛鉤,但在公司盈利持續承壓、主營虧損擴大的背景下,薪酬激增引發外界對公司激勵機制與治理結構合理性的質疑。
數據來源:Wind
短劇行業競爭激烈,掌閱科技優勢不足
從行業趨勢看,隨著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持續擴大,數字內容市場已進入精品化和規模化的新階段,傳統數字閱讀增長趨緩,用戶注意力逐步轉向短視頻與微短劇等新興內容形式。《2024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預計到2027年有望突破千億規模。微短劇正在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品牌化發展,題材愈加多元。
掌閱科技把握住這一行業風口,依托原創文學IP孵化《錯位溫情》《陌上花開又一春》等熱門短劇,市場反響相對積極。同時,公司構建AI全鏈路系統,覆蓋劇本生成、視覺設計、風險評估等關鍵環節,提升內容產出效率。2024年,公司短劇業務收入同比大增189%至7.76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首次突破30%,標志著掌閱科技從“閱讀工具”向“AI多模態內容平臺”的戰略轉型初見成效。
數據來源:《2024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
然而,與行業頭部內容型公司相比,掌閱科技仍顯競爭劣勢。閱文集團依托騰訊生態,通過“IP授權+聯合出品”模式有效規避自制內容風險,并借助微信視頻號、小程序等平臺形成內容分發閉環。據云合數據,2024年閱文IP改編劇占全網Top 30劇集中的16部,內容供給優勢顯著。短劇方面,其2025年推出的《好孕甜妻被鉆石老公寵上天》7天內流水突破5000萬元,體現出強大的IP商業化能力。
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小說則通過“免費+廣告”模式迅速聚攏流量,紅果短劇借助小說IP實現引流并有效變現。2025年5月,紅果短劇月活用戶突破1.99億,穩居行業第一。截至2025年7月中旬,已有17部作品播放量破10億,用戶粘性和商業化效果均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掌閱科技雖為其控股公司之一,但在紅果短劇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自身地位逐漸邊緣化。
相較之下,掌閱科技在內容端仍面臨優質IP與創作者資源的激烈爭奪,在平臺端又高度依賴第三方流量分發。受制于內容供給與渠道控制的雙重掣肘,公司短劇業務尚難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壁壘,盈利路徑亦仍未跑通。
總體來看,掌閱科技正處于由傳統數字閱讀平臺向AI驅動的多模態內容平臺轉型的關鍵期。短劇等新興業務帶來了收入結構優化與增長潛力,但同時也暴露出內容供給、渠道控制和盈利模式方面的不足。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