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肇慶市文藝志愿者創作的“講好肇慶故事”題材的歌曲《古城新韻》
《古城新韻》
詞曲及演唱:曾琦
青磚烙著成化的印章,
護城河畫下回字的紋樣,
西江潮水親吻古老城墻,
歸航的船帆 載滿星星和月光。
古街寫滿歲月的滄桑,
狀元坊還留著半闕詩行,
漫步在煙雨中的古城小巷,
油紙傘輕轉 仿佛穿越了時光。
啊~封川古城,
古音漫過麻石街,
黃皮樹搖日影長。
五馬踏破賀江霧,
戰旗卷起千疊浪,
御筆點破天荒草,
嶺南文脈自此揚。
粵語:
(柳岸山影翠,
小艇隨流去復回,
白云輕飄山間,
落花逐流去。)
啊~封川古城,
古音漫過麻石街,
黃皮樹搖日影長。
五馬踏破賀江霧,
戰旗卷起千疊浪,
御筆點破天荒草,
嶺南文脈自此揚。
封川古城唱新韻,
青磚縫里續寫著時代的詩行。
曾琦,國際作者作曲者協會聯合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肇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封開縣音樂協會秘書長,肇慶市中等職業教育特約教研員,肇慶市中職公共藝術專業大類教研組副組長,封開縣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表演講師,音樂唱作人。
創作背景:
聽!曾琦一曲《古城新韻》,唱響封開的千年文脈
嶺南的風韻與古城的故事,在曾琦的《古城新韻》里交織。這曲由封開本土音樂人譜寫的樂章,仿佛鋪開了封川古城的畫卷,以流淌千年的文脈為墨,將廣信大地的氣息譜成了時代的歌謠。
歌詞里描摹著古城的印記:“青磚烙著成化的印章,護城河畫下回字的紋樣”,“西江潮水親吻古老城墻,歸航的船帆 載滿星星和月光”。“古街寫滿歲月的滄桑,狀元坊還留著半闕詩行”,“漫步在煙雨中的古城小巷,油紙傘輕轉 仿佛穿越了時光”。特別是那句“御筆點破天荒草,嶺南文脈自此揚”,唱出了嶺南第一位狀元莫宣卿的榮光;而“五馬踏破賀江霧,戰旗卷起千疊浪”,則激昂地道出了“五馬巡城”的壯闊史詩。
創作者曾琦,這位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封開縣音協秘書長,同時也是一位扎根于肇慶封開職校的音樂講師。他深耕鄉土,身體力行地推動著本土音樂教育。他的作品,始終秉持著“傳統為根,時代為韻”的理念。在這首《古城新韻》里,古老的非遺采茶調邂逅了現代編曲,共同起舞。
曾琦在創作中獨具匠心。旋律里你能捕捉到封開大洲鎮泗科采茶調的靈動節奏,又融入了粵曲小調《輕舟情萬縷》的婉轉韻味。江南煙雨的朦朧意境,與嶺南古城的剛毅輪廓在此碰撞融合,宛如眼前徐徐展開一幅“柳岸山影翠,小艇隨流去復回”的流動畫卷。青磚、麻石街、黃皮樹……這些封川特有的風物符號,在音符間悄然復活,讓聽者仿佛漫步于煙雨小巷,穿行在時光長廊。
歌的尾聲這樣唱道:“封川古城唱新韻,青磚縫里續寫著時代的詩行。”這句余音繞梁的唱詞,恰是古老的廣信文化在今日回響的最好注腳。當歷史的戰鼓聲化作柔美的旋律線,當厚重的典故凝練成動人的流行音符,一座城市的記憶,便有了如此溫暖而鮮活的載體,等待你去聆聽,去感受。
來源:肇慶市文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