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雙重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表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有沒有被家里那不聽話的娃搞得頭都大啦?孩子不聽話,這可是好多家長天天都會碰到的超級難題。這些小祖宗不是故意要氣咱們,他們就是想用自己那套方式去探索世界呢,所以咱們當家長的就得有足夠的耐心來應付。
有些孩子調皮得像小猴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撒潑打滾地要這要那;有些孩子就像個小拖延怪,寫作業能找出一百個借口,死活不愿意動手;還有些孩子倔得像頭驢,不管你說啥都聽不進去,非要按自己的想法來。遇到這些讓人頭疼的事兒,有些家長直接就開吼,甚至動手打孩子,想著“棍棒底下出孝子”。可這招啊,也就是當時讓孩子老實一會兒,過后該咋犯還咋犯,親子關系還越來越僵。還有些家長舍不得批評孩子,孩子要啥給啥,一味地慣著,結果孩子更不聽話了,任性得像個小霸王。
管教不聽話的孩子是有辦法的,家長們不妨試試下面這幾招。
第一招,給孩子定明確的規則。孩子的內心就像一張白紙,沒人引導的話,他們根本不知道啥是對啥是錯。咱們家長就得給孩子定些明確的規矩,讓他們清楚啥事兒能做,啥事兒不能做。比如說,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時間一到就得關掉;吃飯的時候不能玩手機、看電視,得好好坐在餐桌前把飯吃完。這規則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還得配上相應的獎懲措施。要是孩子遵守規則,認真寫完作業還主動幫咱們做家務,咱們就獎勵他周末去公園玩,或者買本他喜歡的漫畫書。要是孩子不遵守規則,經常不按時睡覺,那就減少他下周看動畫片的時間作為懲罰。而且啊,規則定好了,咱們家長自己也得嚴格遵守,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要是你要求孩子不能隨地扔垃圾,你自己在外面也得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不然孩子就會想“爸爸媽媽都能這么干,為啥我不行”,那規則就成了擺設啦。
第二招,多和孩子好好溝通。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咱們大人沒理解他們心里咋想的。咱們得學會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用心去了解他們為啥要這么做。比如孩子老是搶別人的玩具,咱們可以蹲下來,拉著孩子的手,輕聲問他:“寶寶,你為啥要搶小朋友的玩具呀?是你特別喜歡這個玩具,等不及想玩了嗎?”聽聽孩子咋說。孩子說話的時候,咱們得認真聽,別打斷他,還可以用眼神、點頭啥的讓孩子知道咱們在關注他。等孩子說完了,咱們再跟他講道理,告訴他搶別人玩具不對,大家可以輪流玩。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說話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別老是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像“你必須立刻把玩具還給小朋友”,這會讓孩子心里不舒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咱可以用商量的口氣,比如說“我們把玩具還給小朋友,然后一起再去找個好玩的玩具,好不好呀?”
第三招,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每個孩子都盼著得到家長的愛和尊重。平常生活里,咱們得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美。孩子畫了一幅畫,哪怕畫得不太像,咱們也可以說:“寶寶這幅畫畫得好棒呀,顏色搭配得真好看,我特別喜歡你畫的太陽。”孩子得到肯定,自信心就上來了,也更愿意聽話。另外,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咱們別老替孩子做決定。比如說孩子今天想穿紅色的衣服,咱們覺得藍色的更好看,但還是得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咱們要多關心支持他。比如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了,心情特別不好,咱們可以抱抱孩子,安慰他說:“寶貝,我知道你現在心里肯定不好受。沒關系,咱們一起來想想辦法,看看咋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啥事兒,爸爸媽媽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后盾。
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得讓咱們家長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等咱們掌握了合適的方法,就會發現孩子其實可愿意和咱們合作了,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好。咱們就一起用正確的方式,陪著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