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9歲陜西高考生彭宇軒被騙至緬甸后成功獲救的消息引發(fā)關注。其在緬甸期間的經歷細節(jié)逐漸清晰,為年輕人防范境外求職陷阱提供了現(xiàn)實案例。
據(jù)彭宇軒回憶,高考結束后,他想趁暑假打工賺點生活費,在網上看到“主播崗位”招聘信息,薪資誘人,便動了心。從陜西出發(fā)到云南臨滄后,他被帶上面包車,幾經輾轉,最終進入緬甸一個從事詐騙活動的園區(qū)。
進入園區(qū)第一天,彭宇軒被安排休息。從第二天起,他開始了規(guī)律卻不尋常的生活。每天清晨6點起床,6點30分到大廳集合點名,7點開始背誦詐騙話術,這一過程持續(xù)了約4天。中午12點有半小時午餐時間,下午12點30分繼續(xù)背誦或模擬演練,直到晚上8點結束。8點30分吃晚餐,同樣半小時。之后是所謂的“工作總結”,一般到深夜11點結束,隨后回宿舍休息。
幸運的是,園區(qū)老板見他年紀小,還考上了大學,覺得他不該在這里耽誤前途,稱“出來求財做事業(yè)憑良心”,決定送他回去。次日中午,彭宇軒離開園區(qū),由一名緬軍士兵駕車送往當陽城,車程五六個小時。到了當陽城,送他的人告訴可以向佤邦士兵求助回國。在佤邦熱心市民幫助下,他最終聯(lián)系上外界。
解析這一事件,我們不禁要問,詐騙園區(qū)的老板真的會如此“好心”,僅僅因為彭宇軒是未成年人、考上大學就直接放掉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那些充斥著違法犯罪的詐騙園區(qū)里,利益至上是唯一的準則,所謂的“良心”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辭。
真正讓園區(qū)老板不敢對彭宇軒下手并將其放走的,是我國近年來對跨境詐騙犯罪的嚴厲打擊態(tài)勢。隨著“拔釘”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打擊舉措的深入推進,我國與東南亞多國建立起緊密的警務合作機制,一大批詐騙團伙被搗毀,眾多犯罪嫌疑人被緝拿歸案,涉案資產被凍結。在這樣的高壓震懾下,境外詐騙分子對中國公民的態(tài)度早已發(fā)生轉變,他們深知,一旦傷害中國公民,尤其是像彭宇軒這樣身份明確、容易引發(fā)關注的未成年人,必然會遭到我國執(zhí)法部門的“精準打擊”,后果不堪設想。
從近年來的案例來看,我國對境外詐騙分子的追捕力度持續(xù)加大,無論其藏匿在哪個角落,都可能被鎖定并繩之以法。此前,多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在境外被抓獲并引渡回國,充分彰顯了我國維護公民權益、打擊跨境犯罪的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詐騙園區(qū)的老板正是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確認彭宇軒是中國公民后,不敢冒著被我國嚴厲打擊的風險繼續(xù)將其留在園區(qū),更不敢對其進行傷害,放走他實則是出于自保。
彭宇軒的脫險,表面上看是“遇到了好心人”,實則是我國國力提升、執(zhí)法力度增強帶來的直接成果。這一事件也給所有年輕人敲響了警鐘:境外詐騙陷阱密布,切勿輕信高薪誘惑。同時,它也向世界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政府始終是公民最堅實的后盾,任何試圖傷害中國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懲處。
未來,隨著我國對跨境詐騙犯罪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相信會有更多被困在境外的受害者得到解救,境外詐騙團伙的生存空間也將被進一步壓縮,最終讓跨境詐騙無處遁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