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女士在市人民醫院順利誕下一名男嬰。在為其辦理出院結算時,費用清單上的數字讓她和家人倍感驚喜:總費用10708.21元,其中醫保報銷6330.18元,財政補助3485.6元,個人僅需支付892.43元。與以往政策相比,此次個人少支付了3485.6元。王女士感慨道:“真沒想到,現在的生育政策如此貼心,實實在在為生育家庭減輕了負擔!”
王女士所享受的這一利好政策,源于今年7月1日在我市正式落地實施的省醫保局與省財政廳聯合出臺的《關于實施孕產婦住院分娩醫療費用財政補助政策的通知》。根據該政策規定,孕產婦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所產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內費用,在經過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大病保險以及醫療救助按規定支付后,剩余的個人自付部分將由財政給予補助。
為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切實降低生育成本,自去年以來,省醫保局在生育支持領域持續發力,連續出臺多項政策。去年7月1日起,將輔助生殖技術和分娩鎮痛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今年1月1日起,通過集中采購降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費用,并將其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今年7月1日起,對孕產婦住院分娩個人自付費用予以補助。市醫保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省醫保局出臺的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在提高生育率、減輕產前檢查費用負擔、緩解分娩疼痛和生育焦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政策落地,標志著我市參保孕產婦住院分娩個人自付費用將獲得財政補助,在醫保目錄范圍內實現“零負擔”。
據了解,此次補助政策具有兩大特點。即補助對象全覆蓋,所有參加我省基本醫保且處于待遇享受期的孕產婦,無論參加的是職工基本醫保(含生育保險)還是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只要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均納入補助對象范圍;補助力度大,醫保目錄范圍內費用個人“零負擔”,即孕產婦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發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內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按規定支付后,剩余個人自付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個人無需再支付。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醫保目錄范圍外的一些自費的藥品、耗材或醫療服務項目,如單人間、套間病房床位費支付標準以上部分等,這些費用屬于個人自費費用,不屬于補助范圍。孕產婦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時,只需結算醫保目錄范圍內個人自費部分,即可即時享受個人自付部分補助。對于因異地生育等情形需回參保地辦理手工(零星)報銷的,醫保經辦機構在辦理報銷時,會一并將個人自付部分的補助發放給孕產婦本人。截至7月16日,全市已有75名孕產婦享受到該項補助政策,補助資金約15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