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元末亂世梟雄
文/晏凌羊
01
朱元璋的馬皇后,應該是一生為朱家謀福祉,朱元璋在她死后才沒有再立后,而且她還能在歷史上留下一代賢后的美名。
馬皇后的原名,野史中叫馬秀英,但她的真實姓名,正史中并沒有記載。
她的父親應該有點錢的,母親在生下她不久后就去世。
她從小被當成大家閨秀培養,但后來家道中落,父親為了躲避仇人,舉家逃去投奔好友郭子興。
后來,父親去世,馬氏被托付給郭子興,郭子興收她為義女。后來郭子興領軍參加紅巾軍,成為了一方割據勢力。
朱元璋前來投奔郭子興,郭子興很是賞識朱元璋,就把22歲的馬氏嫁給25歲的朱元璋。
郭子興重用朱元璋,引起了郭子興兒子和妻弟的不滿,馬氏從中周璇。
有一次,朱元璋遭到郭子興兒子的陷害,被關進柴房挨餓,馬氏把剛出鍋的面餅揣進自己的懷里面,偷偷送去給了朱元璋,差點把胸前的肉都給燙爛了。
由于郭子興非常排擠自己,朱元璋最后只能帶著初始創業團隊的人單飛,這期間馬氏極力支持丈夫的創業。
對朱元璋來說,馬氏不僅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戰友。
朱元璋后來創業成功,馬氏也分到了榮華富貴的股份,當了15年的皇后。
她也不怎么搞宮斗那一套,極力支持朱元璋開枝散葉,所以,朱元璋一生擁有四十幾個子女。
作為一代賢后,馬皇后提倡勤儉節約,做朱元璋和太子的潤滑劑,救濟太學生家眷,勸誡朱元璋不要亂殺人。
朱元璋也是個聰明人,把馬皇后跟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作類比。
馬氏賢惠到啥程度?她患重病以后,擔心太醫給她吃的藥沒啥效果,朱元璋會怪罪太醫,居然堅持不就醫、不吃藥,不久以后病情加重而亡,享年51歲。
而在馬皇后死后,朱元璋終其一生也沒有再立皇后。
當然了,也因為朱元璋對馬皇后感情比較特殊,兩人的長子朱標的太子之位無人撼動。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對戰時曾受重傷,馬氏背著傷重的朱元璋逃跑,太子朱標聽聞此事后,把這個場景會繪成圖像。
后來朱標與父親朱元璋政見不合,朱元璋追打他,朱標故意把這個圖像遺落在地,朱元璋見到圖像,痛哭一場,也不打兒子了。
朱元璋為了不發生繼承人之爭,也提早給其他兒子們“封藩”,這樣其他人就很難為皇位產生覬覦之心。
不過,朱標死在了朱元璋前面,改變了大明命運。
朱元璋只好直接把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
朱允炆一上任就要削藩,觸犯到了叔叔們的利益,逼得朱棣發動靖難之變,他就不知所終了。
02
郭子興這個人呢,是抓了一手好牌,但最后沒贏。
他出身地主階級,但喜歡結交江湖義士,后來他提前預感到改朝換代,聯合孫德崖等人在濠州揭竿而起,并迅速發展壯大。
而當時的朱元璋只是一個吃不飽飯的窮和尚,他收到兒時小伙伴湯和的一封信,決定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
剛去的時候,差點被當成流民打發走,后來郭子興路過,對朱元璋的談吐心生好感,收留了他。
我們現在看到的朱元璋畫像往往又丑又尖刻,應該是清人故意丑化他的結果,如果朱元璋真長得如此兇惡,恐怕入不了郭子興的法眼。
反正呢,朱元璋沒有辜負郭子興的信任,展現出出色的作戰才能,這才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他。
但是呢,郭子興雖然有識人之才,但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跟孫德崖等人也因為權力分配和戰略分歧,矛盾很大。
起義軍一旦內訌,就很容易分崩離析。
孫德崖甚至曾設計陷害郭子興,將他騙至家中,綁架后關入地牢施以酷刑,朱元璋不惜一切代價營救。
之后,隨著朱元璋的威望增大,郭子興也開始認為朱元璋有不臣之心。
而隨著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兩人的分歧也越來越多,朱元璋接收因饑荒而投奔自己的孫德崖后,郭子興更是生氣。
郭子興跑去質問朱元璋,并把孫德崖抓捕起來,而孫德崖的部將則趁亂扣押了朱元璋,要拿女婿的命威脅岳父。
后來,郭子興只好拿孫德崖交換回朱元璋,也讓郭子興大受打擊,郁郁寡歡,53歲去世。
郭子興死后,他的勢力也迅速旁落。他的幾個兒子不滿朱元璋的權勢,跟朱元璋戰斗,但全部隕落。
但是,創業成功的朱元璋對郭子興家對自己沒有威脅的后人還是不錯的。
郭子興還有個小女兒,朱元璋后來把她納進了后宮,封為郭惠妃。
他還因為自己曾受到了郭子興的恩惠,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并把他的牌位交給老家鄰居供養。
他跟郭惠妃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滿14歲后每年前去祭奠自己的外公。
也算是就此了結了兩家人的恩怨。
03
“開國創大業”這種事情,一開始的天選之子,未必是贏家。最后突圍出來的,往往是一開始不被怎么看好的黑馬。
就拿元朝末年的形勢來說,也是如此。
陳友諒其實也是普通出身,不聽父親的建議,加入了徐壽輝的起義軍。
當時,紅巾軍有兩大派系:郭子興這一股叫做北方軍,徐壽輝發動起義的這一股叫做南方軍。
后來,朱元璋、陳友諒分別接手了他們的勢力。
而陳友諒顯然不如朱元璋寬仁,他的發跡也主要是從殺上司開始的。掌握權力后,開始搶地盤。朱元璋不敢打的安慶,也被他打下來了。
也是陳友諒牽制了元軍,朱元璋搶地盤戰役也相對比較順利。兩個人當時是彼此策應的關系。
但是,等元軍消滅差不多了,朱元璋和陳友諒也交上手了。
兩人交戰,是朱元璋搶了陳友諒從元朝手里搶下來的地盤。
然后,陳友諒聯合了張士誠,東西夾擊朱元璋。
朱元璋在劉伯溫的建議下,讓手下詐降,把陳友諒引到河道狹窄的龍灣,把陳友諒打敗,借機拿下了安慶,還接受了在陳友諒那里混得不得志的降將。
后來陳友諒再次招兵買馬來復仇,打得就是之前被朱元璋搶走的洪都(南昌)。
當時朱元璋爭忙于抵抗張士誠,只好讓侄子朱文正苦守了三個月。
雙方展開決戰,還是水戰,一開始朱元璋敗,后來不知道是那一方模仿赤壁之戰改用火攻(有人說是陳友諒想用火攻朱元璋,結果大風逆吹;也有說是朱元璋想用火攻),反正結局是陳友諒敗。
陳友諒想突圍上岸,圖謀東山再起,但他從船艙中伸出頭向外看,被流箭射中眼睛,直接射穿頭顱,當場斃命。
陳友諒死后,張士誠不堪一擊,一年后被朱元璋消滅。
陳友諒的太子被殺,其他兒子投降。朱元璋稱帝后,把陳友諒兒子送去了朝鮮。
不過,明朝史書把陳友諒形容得特別殘暴.....畢竟,歷史也是成王敗寇嘛。
04
張士誠起初只是一名鹽販子,這在元朝是違法犯罪行為,但他仗義疏財,身邊聚攏來一群兄弟。
后來有個有錢人侮辱他,他把人家滅門,只能造反。
而且,他眼皮子好淺,才聚攏了一萬多人,占領了高郵,就稱王了。
也因為太招搖,招來元朝的圍剿。
當時的元朝內部也是腐敗不堪,好不容易出來一個人愿意剿滅起義軍,還被其他人陷害,被發配、被毒死,張士誠也得以存活并發展壯大。
之后,他們占了江蘇、浙江大片地區,就開始定都。朱元璋打他,他甚至一度納貢求和。
再之后,張士誠一邊被朱元璋打,一邊被元軍打,地盤越來越小,就去投降了元朝,還給元朝納貢。
沒過兩年,又要自立為王,不給元朝納貢。生活也開始腐化,養了一堆蹭飯的才子,手下也都是些江湖兄弟。
等朱元璋把陳友諒滅掉,張士誠也就出局了,根本沒法成為朱元璋的對手。
兵敗后,他不知所終,有人說他自殺了,妻兒也跟著他一起自殺。
其實,張士誠自起義以來,幾乎沒有遇到過強敵。差不多都是別人在那斗,他撿了便宜。
沒機會“在斗爭中學習斗爭”,斗爭經驗自然不足,最后不堪一擊。
05
每一個朝代接近尾聲的時候,摘得桃子的往往不是第一個想摘桃的人。
這個人承受的風險會非常大,他起到的作用往往只是讓大家適應要變天這件事。
比如,韓山童父子......
韓山童一開始是煽動清理黃河河道、飽受奴役的民工造反,為此還做了很多思想動員工作和輿論造勢工作。
比如,先告訴大家天下要大亂,在黃河河道下埋下座獨眼石像,再散布了童謠,說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比如,包裝自己的身份,稱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
比如,給隊伍搞LOGO,讓大家都頭戴紅巾。
這群人浩浩蕩蕩開始殺官、搶糧食,結果遭遇鎮壓,韓山童被誅殺,倆部下(劉福通和杜遵道)帶著大家繼續行動,結果倆部下開始爭權奪利,后來扶持了傀儡“宋徽宗的九世孫”、韓山童之子韓林兒。
但這群人表面上歸韓林兒領導,實際上各占山頭。比如,郭子興就是這樣。
南方的徐壽輝、陳友諒也在起義,也叫紅巾軍,但實際上跟北方這撥根本沒有隸屬關系,只是蹭了他們的宣傳熱點。
而且,北方的紅巾軍因為離元朝廷更近,更容易被打,替身后的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人擋了不少子彈。
為啥朱元璋后續能統一全國?因為元朝的精銳部隊已經被北方紅巾軍消耗差不多了。
韓林兒的這支隊伍,也不算是草包的,一度非常強悍,但在元朝的鎮壓下,也因戰線拉太長、內部又起內訌,加之每打下一個地方都要燒殺搶掠,奪地容易守地難,后來一路敗退。
后來,元朝皇帝和太子沖突,元朝廷內訌,韓林兒得以有點喘息之機,但張士誠又想把韓林兒擄走、攜他以令天下,韓林兒只好求助朱元璋。
朱元璋只好在陳友諒攻打南昌時,讓侄子死守,去救韓林兒。救完之后,再回去支援侄子,而后又答應了陳友諒。
韓林兒封朱元璋為吳王,但朱元璋當時已經一家獨大。朱元璋打完張士誠,去接韓林兒,結果韓林兒的船只突然翻船,他穿著龍袍也溺水而亡。
韓林兒必須要死,至于是意外死,還是被謀殺,這不重要。
朱元璋稱帝后,沒有大力封賞這位負責去接韓林兒的將領,說是他私自揣摩自己的意圖,導致韓林兒死,有過錯。
06
不過,第一個反元的,不是韓山童,而是方國珍。
這也是一個從事販賣海鹽生意的(當時是違法的)草莽英雄,結上了一個仇家,這個仇家被官府懸賞通緝,他號召兄弟們去捉拿,沒想到這個人賄賂了官員,不僅豁免了罪責,還要借官府力量捉拿方國珍。
方國珍很生氣,干脆成為海盜,還專搶朝廷船只。官府要來捉拿他,他沒活路了,只好起義,只是規模不大。
官府派兵五千來捉拿,捉不住以后招安, 方國珍接受了,但朝廷沒有兌現給他的好處,他又起義,朝廷怕了,招降,方國珍也過起了小日子。
結果他看到紅巾軍起義的力量大起來,又開始反元。
后來,元順帝想借方國珍的力量去對付張士誠,方國珍第三次答應朝廷的招安,幫著朝廷去打張士誠。
跟朱元璋不一樣的是,方國珍從來沒有要推翻元朝的決心,就是想過一份舒坦點的日子,才會如此首鼠兩端。
等到朱元璋的勢力強大起來了,他還想要坐山觀虎斗,甚至去納貢 “歸降”朱元璋,但私底下還是向元朝廷表忠心。
等到朱元璋徹底打敗陳友諒,有統一天下的態勢,他才在反抗一番后,帶著人馬真正歸降。
所以,朱元璋稱帝后,為了不被朱元璋猜忌,他不與部下來往,拒絕去廣西,不參與政事,不交往權貴,讓朱元璋放心,這樣才得到善終。
最后總結一下吧。
從古至今,帝王將相,平民百姓,精通戰略戰術者眾,認清時局、時勢者寡。在分析時勢方面,我們好像誰都不比誰高明很多。
成或敗,運氣占了很大成分。
看元朝末年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做人都有格局、有謀略,卻結局各異。
也不知是時勢造就了英雄,還是英雄影響了時勢。
也許,時勢是認不清的,只能賭?
*作者:晏凌羊,女,80后,中國作協會員,2001年云南省麗江市高考文科狀元。著有暢銷書《離婚七年》《所有的逆襲,都是有備而來》《公文寫作》等暢銷書十幾部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十幾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信息咨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于云南麗江,現居廣州。樂以文字為窗,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有血有肉,有淚有笑,有錯有對,期待與您共成長。
首發公眾號:晏凌羊|ID:qiushan08。
新浪微博和視頻號:晏凌羊;公眾號小號:羊看。歡迎關注。
一點碎碎念
夏天穿的襪子容易臭腳,是因為一般夏季襪子都會選用棉+氨綸組合制作而成,這咱們推的這款卻為了真正達到干爽吸濕效果添加桑蠶絲纖維,做到實打實的好穿、防臭、不悶腳~
襪子本身很有輕薄感,撐開襪身密密麻麻全是透氣小孔~上腳真的四面透風,比普通襪子透氣,吸濕速度也不錯。無骨縫制,雖薄但耐磨耐穿,還采用植物印染技術,深色也不掉色。
襪口彈力也不錯,羅紋設計簡單耐看,還不易松。腳跟也是一字跟設計,不會有穿著穿著滑到腳底的風險。在襪子的顏色上廠家還貼心做了清新的莫蘭迪色系,不愁不百搭。
大家戳這個超鏈接可以了解更多詳情:《》,掃碼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它家的零食,沒有一款是難吃的,前面幾款更是超級好吃,尤其是姜糖、咖啡糖、巧克力餅干、咖啡餅干,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不會齁甜,不會入坑的(好吃的東西其實也不那么多,因為我也經常買到不好吃的)……
↓點擊卡片進入店鋪,胖羊親自測評的產品
日常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售后請聯系客服微信:nabian7766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