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竇腺癌,2025.3.25因胃部疼痛,在當地醫院被懷疑“惡性”并手術切除,術后病理顯示:低分化腺癌(含印戒細胞癌)。查有癌栓,淋巴結轉移,于是繼續化療,到2025年7月4日時四期化療結束,此時患者體虛氣弱,渾身乏力,貧血、消瘦……但還一直硬撐著繼續化療。
袁希福院長認為:受罪不是因為腫瘤,而是因害怕腫瘤。好比種地,害怕長雜草,瘋狂打除草劑,結果劑量太大了,雜草是沒了,地也慌了。什么收成都沒了。你說,這打除草劑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害怕腫瘤長,不加節制打化療,最終導致身體垮了,一旦身體不行了,化療一停腫瘤立馬反彈,結果是“進退兩難”,化不行,不化也不行。到這會兒,那治療就陷入僵局了,最后許多患者因此難以挽救。
化療,必須“利多弊少”,不能過度治療
羅京就是典型案例,淋巴瘤,意志堅強,咬著牙化療9次,結果腫瘤是縮小了,結果死于最后一次副作用引起的心臟衰竭。這就是“過度治療”的警示,如果人活不了,哪怕治療再規范,再合理,復查結果再好,也沒有意義。
許多治療都聚焦于 “消滅”“絞殺” 腫瘤,將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等手段盡數用上??山Y果呢?腫瘤并沒有被消滅,消瘤≠有效,哪怕腫瘤小了≠活得長,治療還是要回歸本質,“活好才是硬道理”。
袁希福老中醫認為:“抗癌有兩種途徑,一是攻毒,二是扶正?!?在他看來,消除腫瘤是抗癌,扶助正氣同樣是抗癌。
為何化療期間配合服用中藥,能收獲更理想的療效?這恰恰是因為中醫的整體調理能夠彌補局部消瘤治療的短板。中醫調理人體氣血及臟腑功能,助力身體恢復元氣,進而穩定機體內環境。如此一來,不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還能鞏固治療效果,降低腫瘤復發與轉移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