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馬丁雅克表示,中國不是個國家,它是一個文明,只不過披了個國家的外衣而已。
馬丁雅克是英國國際學高級研究員,曾經著作過《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國崛起》這本書。
就是在這本書中他表示,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文明,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中國現在為什么崛起會如此之快。
這本書從秦朝開始分析中國,并一直分析到現在,講述了中國這些年來的前進過程以及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當然,秦朝之前的夏商周這個人并沒有提及??赡芩乃枷牒推胀ㄎ鞣饺艘粯樱⒉徽J為夏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的朝代。
但他對于中國能傳承5000年的分析確實足夠精確。
第一是中國有地理屏障,使得古代中原王朝很少受到較大規模的外族入侵。反觀歐洲那邊,則始終處在頻繁的種族遷移和戰爭中。
中國的農業基礎極為穩定,黃河,長江流域的肥沃土地支撐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減少了對外依賴,即便政權更迭,社會根基仍可快速恢復。
第二是中國具有大一統思想和儒家人性,不管任何時候,只要國家陷入分裂,各大強權軍閥的思想便是讓國家重歸統一。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沒有人認為統一是有錯誤的。
這一切本質上又來自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宣傳仁政,忠孝,這給統治者提供了統治合法性,也為社會提供穩定的倫理框架。哪怕是外族入主中原,也不得不接受儒家治國,形成了文化反征服,否則就無法統治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
第三是,中國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具有了靈活的制度和治理技術。秦漢時期的郡縣制,隋唐時期的科舉制,都極大激發了讀書人的熱情,讓朝廷可以廣羅天下人才為己所用。
這是中國和西方的最大不同。而西方人呢,1648年,西方人才第一次有了國家概念,比中國晚了至少2000年。也導致西方人拿西方思維去看待中國,怎么看都覺得看不透。
很多西方人認可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觀念,甚至連宗教都必須要統一,這就導致西方各個國家之間爭伐不斷。凡是不認可自己宗教或者非同一民族的人都會受到攻擊,也就是所謂的黑暗中世紀。
西方無論如何都難以理解,為什么中國有那么多民族,有那么多的教派,卻仍然能是相對的和睦。
更難以理解,中國人為什么會如此記仇?只要是對外戰爭中國打贏了的,從來都是一筆帶過。但只要是打輸了的,教科書便會鋪天蓋地地講,怕被后代子孫忘記,不管古今都是如此。
這種記仇,也直接激勵了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就如當年的越王勾踐薪嘗膽一樣。
現在無數中國人也在流水線上日夜勞作,無數科研人員埋頭攻關核心技術,這種一代一代的接力,為整個中華民族積累了難以想象的財富,并逐漸讓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馬丁雅克分析,這所有的一切,明顯讓中國超出了國家范疇。中國本質上是一個以文明為主導的社會,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的思想從骨子里都是一致的,并愿意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斗。
如果要中國人好好打交道,就必須要理解中國的這些特點,否則就絕對不可能成功。
至于想憑借制裁之類阻擋中國的發展,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西方世界面臨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國家,而是文明。國家可以摧毀,文明又豈可輕易撼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