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天,瓦格納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一日兵變”普里戈任帶著人馬氣勢洶洶地殺向莫斯科,整個俄羅斯的權力結構都晃了三晃。所有人都盯著各路諸侯的反應,看誰會第一個跳出來“勤王”。
卡德羅夫當然是第一個表態的。他在網上把普里戈任罵了個狗血淋頭,話說得那叫一個漂亮,什么“背叛祖國”“背后捅刀子”,然后高調宣布,他的“阿赫瑪特”特種部隊已經出發,要去“保衛總統”。
他的部隊確實動了,但走得特別慢。等他們磨磨蹭蹭開到羅斯托夫附近時,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電話都打完了,普里戈任也掉頭回家了。卡德羅夫的部隊,從頭到尾,沒跟瓦格納放一槍一炮。
這叫什么?這叫“表態式出兵”。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一步險棋都沒走。他既向普京展示了“忠心”,又沒把自己卷進俄羅斯內部最骯臟的權力斗爭里。萬一普京沒挺住,他卡德羅夫也沒得罪普里戈任,還能跟新老板繼續談條件。
這場風波過后,普京忙著清洗軍隊,收拾瓦格納的爛攤子。而卡德羅夫呢?他悄悄地干了件大事。他開始收編那些被打散的、有高加索背景的瓦格納士兵。
他沒發動兵變,卻吃到了兵變最大的紅利之一。他的私人武裝,在質和量上,又上了一個臺階。普京當時焦頭爛額,顧不上南邊這點小動作,也就默許了。可他不知道,這只“忠犬”的胃口,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大的。
到了2024年。卡德羅夫的膽子越來越肥。
那年十月,他干了一件讓整個俄羅斯政壇都目瞪口呆的事。他在車臣的官方電視臺上,指名道姓地痛罵一名俄聯邦杜馬議員,說這議員是“國家的敵人”,甚至公開暗示要對他進行“血親復仇”。
這事兒在莫斯科炸了鍋。議會里一片嘩然,要求克里姆林宮給個說法。結果呢?普京的發言人出來打了個哈哈,說“會去了解情況”,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這件事釋放的信號,比瓦格納兵變還可怕。它說明卡德羅夫已經不滿足于在車臣當他的“土皇帝”了。他開始把手伸向莫斯科,公開挑戰聯邦的法律和權威。他用最粗暴的方式告訴所有人:在我的地盤上,我就是規矩。別說你一個議員,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得先問問我手里的槍同不同意。
他為什么敢這么狂?因為他吃定了普京。
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場,國內經濟不景氣,社會矛盾也在加劇。這時候,普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穩定,尤其是在北高加索這個火藥桶地區。只要卡德羅夫能保證車臣不出亂子,別的事,普京都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卡德羅夫把這種默契玩到了極致。他一邊繼續在各種場合表達對普京的“無限忠誠”,一邊把車臣的財政、人事、軍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打造成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聯邦撥給車臣的巨額預算,怎么花的,外人根本不知道。
故事終于來到了現在,卡德羅夫上演了他迄今為止最精彩的一出戲。
從去年年底開始,關于他健康狀況的傳聞就沒斷過。有說他得了嚴重的腎病,每周都要飛去迪拜做透析;有說他中了毒,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車臣官方不停地發他健身、開會的辟謠,但他那浮腫的臉和疲憊的神態,騙不了人。
就在前不久,這場大戲進入了高潮。卡德羅夫突然通過社交媒體向普京“請辭”,理由是“健康狀況已不允許他繼續為國效力”。
這一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但重頭戲在后頭。他在“請辭”的同時,不動聲色地“建議”,由他年僅17歲的長子亞當卡德羅夫,接管車臣的安全部隊。
這已經不是暗示了,這是赤裸裸的攤牌。他要把車臣,變成卡德羅夫家族的“世襲領地”。
俄羅斯的法律明文規定,地區領導人必須年滿30歲。亞當才17歲,去年因為在看守所里毆打一名囚犯而“一舉成名”,被他爹火速提拔為各種“部長”“主任”。讓這么個毛頭小子接班,別說莫斯科,就是車臣內部,能服眾嗎?
卡德羅夫在賭,賭普京不敢讓他這根“定海神針”倒下。
克里姆林宮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和稀泥”。普京先是高度贊揚了卡德羅夫的“貢獻和忠誠”,然后表示會“為他的健康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但對“辭職”和“傳位”的事,一個字都沒提。
過了兩天,卡德羅夫“收回”了辭呈,說自己“深受總統的信任和人民的愛戴,決定繼續戰斗在崗位上”。
卡德羅夫沒真想退,他只是用這種方式,完成了一次“壓力測試”。他成功地把“子承父業”這個在俄羅斯政治中絕對禁忌的話題,擺上了臺面,而且逼著普京默認了這個討論。他雖然沒能一步到位讓兒子接班,但他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普京拿他沒辦法。
這場“病退”大戲之后,亞當卡德羅夫在車臣的地位更加鞏固。他開始頻繁地代表他爹出席各種重要活動,接見軍方將領,儼然一副“太子監國”的架勢。卡德羅夫用自己的健康,為兒子的權力之路,鋪上了一層悲情又堅實的臺階。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標題那個問題:為什么普京別無選擇?
因為卡德羅夫的權力是他自己打出來的,是普京默認和扶持下長成的。兩次慘烈的車臣戰爭,讓克里姆林宮明白了一個道理:想用外人去直接統治桀驁不馴的車臣,成本太高,而且根本行不通。
于是普京選擇了“以車臣人治車臣”的策略,扶持了老卡德羅夫,后來又扶持了小卡德羅夫。他給錢、給權、給政策,只要求一件事:保證車臣的穩定,別再給莫斯科添亂。
卡德羅夫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他用鐵血手腕和家族勢力,把車臣變成了俄羅斯聯邦版圖內最“穩定”的地方。但這種穩定,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車臣的穩定,只系于卡德羅夫一人之身。他的忠誠,成了普京維持南部邊疆安寧的唯一保險。
現在,卡德羅夫用他的“忠誠”作為籌碼,不斷向中央索取更大的權力、更多的自治,甚至開始挑戰聯邦的底線——權力世襲。
普京能怎么辦?扯掉他?誰來接替?派一個莫斯科的官員去?恐怕第二天就會被架空。在車臣內部找個人取代他?誰有卡德羅夫那樣的威望和實力,能壓住各路山頭?
一旦處理不當,車臣再次陷入動蕩,甚至重燃戰火,那對于正在烏克蘭苦戰的俄羅斯來說,將是無法承受的噩夢。
所以,普京只能選擇妥協。這已經是一種可怕的共生了。普京被自己親手打造的“穩定模式”給綁架了。卡德羅夫的每一次試探,都是在精準地切割克里姆林宮的權威。他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得很實。從按兵不動,到公開喊殺,再到逼宮傳位,他像一個最有耐心的獵手,一點點地把普京逼到了墻角。
只要普京還需要車臣的穩定,他就得繼續容忍卡德羅夫家族。等到卡德羅夫真的撐不住那一天,亞當卡德羅夫大概率會以某種形式,接過權杖。或許不是“總統”的名號,但會是權力的實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