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開竅這事兒,真不是腦子聰明就管用。我見過不少孩子,看著機靈得很,可數學就是學不明白;也見過一些看著普通的孩子,突然某天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成績噌噌往上漲。
學數學有個特點,它不是慢慢往前挪,而是突然一下子就突破了。就像爬山,前面走得特費勁,可一旦翻過那個山頭,后面的路反倒越走越順。那些后來成績反超的孩子,大多是抓住了這個突破的機會。
因為工作關系,我這些年接觸過不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發現他們都有三個共同點。特別是最后一點,要是沒抓住,很可能越學越吃力,最后對著數學卷子只能嘆氣。
當然了,說“現在數學學不好,以后就得去車間擰螺絲”是夸張了點,但道理是真的——數學基礎打不好,后面很多事都會受影響。
第一個特點:愛琢磨最基礎的定義、公式。
有些孩子可能覺得,公式定理書上都寫得明明白白,直接拿來用不就行了?
我印象特深,有回看見一個數學學霸在走廊里,捧著課本自己推導公式呢。當時我還想,這孩子是不是太較真了,書上現成的結論不用,非要自己再推一遍。
后來才知道,這孩子高考數學考了142分。他跟我說過一個教訓:有次考試,思路啥的都對,就因為忘了“0是偶數”這個最基礎的定義,最后答案少算了一個解。
你看,那些看著簡單的定義、定理,其實是數學思維的底子。學霸們愿意花時間反復琢磨這些基礎,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他們清楚:把這些最根本的東西吃透了,遇到難題才能靈活變通,關鍵時候才不會掉鏈子。
第二個特點:做題步驟寫得特別認真。
有人可能會說:選擇題、填空題,答案對了不就行了?
但學霸們不這樣,他們連草稿紙上都寫得滿滿當當,把思考過程全記下來。很多考高分的孩子,草稿紙都寫得整整齊齊,推導步驟清清楚楚。
他們心里門兒清:平時練習咋做,考試就咋發揮。小測驗考得再好也不算數,真能決定事兒的是中考、高考這種大考。
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用大考的標準要求自己:選擇題不光選對答案,還得把為啥排除其他選項寫清楚;填空題不光算出結果,關鍵步驟也得標出來。時間長了,就養成了嚴謹的習慣,到大考時,自然能寫出完整的得分步驟。
第三個特點,也是最能拉開差距的:面對難題的態度。
你以為學霸天生就會做所有題?不是的,他們也會卡殼,也會撓頭。但不一樣的是,遇到不會的題,他們眼睛反倒更亮了,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就上來了。
普通孩子遇到難題,可能就直接跳過了;可學霸們能坐那兒琢磨好幾個小時,草稿紙寫滿一張又一張。他們不是跟題較勁,而是覺得這是個鍛煉腦子的機會,錯過就虧了。
今天放過一個小問題,明天可能就變成大麻煩。這種非要弄明白的勁頭,才是他們考試時能輕松應對的真正原因。
所以,與其羨慕學霸的成績,不如學他們對難題的態度。現在開始培養這種鉆勁兒,孩子的數學想不開竅都難。
記住,每個數學學得好的孩子,都是從被難題“虐”開始的,關鍵是有沒有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