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聚,聽小戴和小顧聊到內耗。突然想起契訶夫的《小公務員之死》,那可是活突突內耗致死啊。
打開微信讀書,重溫這篇小說,順帶發現了不少留言與我不謀而合。
有自稱內耗的書友感覺被內涵了,也有留言將小公務員伊萬·德米特里奇·切爾薇雅科夫稱為早期內耗哥。
不過,也有人感慨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稱要當了很久的打工人讀起來才能更有感覺。還有書友寫了大段文字,以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經歷解釋伊萬的恐懼。“當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上位者可以利用手中權力隨意打壓下位者而無需擔心受到懲罰,你根本猜不透,那個三品文官究竟是真的寬宏大量、不計較你的小小冒犯,還是懷恨在心,揣摩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好好治治你”。
湊巧,那位書友正是一位小公務員。
到底是伊萬的極度內耗導致了自己死亡,還是無處不在的權力體系讓他奴性太強不得不死呢?
這真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契訶夫本來就沒給我們答案。他的小說只是描述,這世界有這樣的環境,有這樣的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我們照見的是我們的處境。
01
三等文官布利茲扎洛夫看起來并不是什么惡人。他“用手套使勁擦他的禿頂和脖子,嘴里嘟嘟噥噥”可能純屬湊巧。
伊萬道歉,他的反應也很正常。
“沒關系,沒關系----”
再次道歉,“哎,您好好坐著,勞駕!讓我聽戲!”
三次道歉,“哎,夠了----我已經忘了,您卻和我說個沒玩!”
可是伊萬并不相信,覺得“眼睛里有一道兇光啊”,覺得“他連一句合情合理的話也沒說。”
伊萬指望布利茲扎洛夫給什么合情合理的話呢?
指望布利茲扎洛夫和藹可親地說:“沒關系,噴嚏是自然規律,我可以理解,你不用擔心。”或者說:“不用擔心我會打擊報復,我連您是誰都不知道呢。您完全放心,我不介意,也不會找您的麻煩。”
他沒有得到那樣的回答,只能繼續道歉。
第二天,伊萬穿上新制服,理了發,到布利茲扎洛夫接待室去進行第四次道歉。那兒有很多人在請托這位將軍各種事情。
伊萬夾在中間,得到了一句:“簡直是胡鬧-----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甘心的伊萬在請托的人離開后第五次道歉。
“將軍做出一副要哭的臉相,搖了搖手,‘您簡直是在開玩笑,先生’”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伊萬誠惶誠恐再三道歉,這位被再三再四甚至再五道歉的將軍只覺得荒謬和被打擾。
布利茲扎洛夫看起來并不盛氣凌人,只到第三天伊萬又登門進行第六次道歉。
“‘滾出去!!’將軍臉色發青,周身打抖,突然大叫一聲。”
“‘滾出去!!’將軍頓著腳,又說一遍。”
伊萬·德米特里奇·切爾維亞科夫慢騰騰的回到家。“他信步走到家里,沒脫掉制服,往長沙發上一躺,就此----死了。”
他被布利茲扎洛夫嚇死了。
可這和布利茲扎洛夫真沒啥關系。
畢竟,伊萬害怕的不是布利茲扎洛夫這個人,而是他在權力網上的位置。
布利茲扎洛夫為人如何,寬宏大量還是睚眥必報,伊萬并不關心,他平等的害怕每位大人物。
這是內耗,也是高壓。
02
如此高壓,布利茲扎洛夫是誰,不重要,甚至伊萬是誰,也不重要。
高壓之下無個性。
一個普通人在內耗的路上可以走多遠呢?契訶夫告訴你,可以內耗死。
19歲確診結腸癌的姑娘“大熱”視頻的頭一句是:“爸爸媽媽,其實在知道我得癌癥之后真的很開心。世俗的壓力很大,以前的人生我不敢回味,以后的人生更是迷茫。”
有留言感慨,“人居然只有在生命的倒計時前才敢活出自我。”
愛自己,感受生活,重視自己的體驗,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竟然成了她患癌后才獲得的奢侈。
43歲的“小米悠悠”留下的最后一個帖子是“昨晚灌腸后,去大廁時腸穿孔了,我今晚就要走了,感謝大家的陪伴。”
她十多年前發現卵巢囊腫,怕麻煩家人和手術花錢,沒有做手術。23 年發現卵巢癌,也知道初治手術的重要,但還是怕麻煩,最終沒去北京上海治療,選擇了離單位近的武漢三甲醫院,結果醫生手術沒切干凈。
她說她怕麻煩,本質上就是不敢重視自己的體驗感受,怕給別人添麻煩。哪怕她有房子,有200萬存款,她也還是打完噴嚏看看攪擾別人沒有。
然而,高壓下內耗真的是唯一道路嗎?
我們總在長大,也許你早已長成大象,認真看看,那腳上的鏈子早就失去了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