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伏天,使勁吃蒸菜,分享這5道蒸菜,營養不上火,清涼度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悶熱潮濕的時節。高溫炙烤下,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食欲卻常因暑氣而減退。此時,飲食調理尤為重要——既要補充營養,又要避免油膩上火。夏季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蒸制菜肴恰好符合這一需求。蒸菜以水為媒介,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味與營養,少油低鹽,溫潤不燥,堪稱三伏天養生的“天然良方”。以下分享5道應季蒸菜,做法簡單,營養均衡,助你清爽舒適過夏天。
一、清蒸鱸魚:鮮嫩補虛,健腦益智
食材:新鮮鱸魚1條(約500克)、姜絲、蔥段、紅椒絲、蒸魚豉油、食用油。
做法:
鱸魚處理干凈,在魚身兩側劃斜刀,用鹽輕抹魚身腌制10分鐘;
盤中鋪姜絲,放上鱸魚,魚腹內塞入蔥段,水沸后入鍋大火蒸8-10分鐘(根據魚大小調整);
取出倒掉盤中汁水,撒上蔥絲、紅椒絲,淋蒸魚豉油,最后澆熱油激香。
營養解析:鱸魚富含優質蛋白、DHA及鈣、磷等礦物質,肉質細嫩易吸收。清蒸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其鮮味與營養,夏季食用健脾益胃、補虛強身,尤其適合老人與兒童。
二、蒜蓉粉絲蒸娃娃菜:清熱潤燥,低卡開胃
食材:娃娃菜2顆、粉絲1把、蒜末、小米辣、生抽、蠔油、白糖。
做法:
粉絲用溫水泡軟,娃娃菜切瓣擺盤,中間鋪粉絲;
調醬汁:蒜末、小米辣熱油爆香,加2勺生抽、1勺蠔油、半勺白糖攪勻;
醬汁均勻淋在粉絲上,水沸后蒸8分鐘,出鍋撒蔥花點綴。
營養解析:娃娃菜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搭配高蛋白低脂的粉絲,促進腸道蠕動,補充能量。蒜蓉的辛香與醬汁的咸鮮交織,清爽不膩,是夏日餐桌的“解膩神器”。
三、南瓜蒸排骨:健脾養胃,補中益氣
食材:排骨300克、老南瓜200克、豆豉、蒜末、生抽、淀粉、鹽。
做法:
排骨洗凈瀝干,加豆豉、蒜末、1勺生抽、半勺淀粉、少許鹽抓勻腌制20分鐘;
南瓜去皮切塊鋪盤底,放上腌好的排骨,水沸后大火蒸25分鐘至排骨脫骨;
撒蔥花增香,南瓜的香甜滲入排骨,肉質酥爛不柴。
營養解析:南瓜性溫味甘,富含β-胡蘿卜素與果膠,保護胃黏膜、增強免疫力;排骨提供優質蛋白與鈣質,二者同蒸,既中和了肉類的油膩,又使營養更全面,適合全家共享。
四、香菇肉末蒸蛋羹:滑嫩鮮香,補虛養血
食材:雞蛋3個、豬肉末50克、干香菇3朵、溫水、生抽、香油。
做法:
雞蛋打散,加1.5倍溫水攪勻過篩,覆蓋保鮮膜扎孔;
香菇泡發切丁,與肉末炒香,加少許生抽調味;
蛋液水沸后蒸10分鐘至凝固,鋪上肉末再蒸2分鐘,淋香油即可。
營養解析:雞蛋是“全營養食品”,易被人體吸收;香菇富含多糖與礦物質,增強抵抗力。蒸蛋羹口感如布丁般嫩滑,搭配肉末的咸香,既補充體力又不會增加消化負擔,是夏日早餐或輕食的優選。
五、百合蓮子蒸紅棗:安神潤肺,甜潤解暑
食材:鮮百合100克、干蓮子30克、紅棗8顆、冰糖適量。
做法:
蓮子提前浸泡2小時,去芯;百合掰瓣洗凈,紅棗去核切半;
所有食材鋪入碗中,撒少許冰糖,加水至食材三分之一處;
蒸鍋大火煮沸后轉中火蒸30分鐘,至蓮子軟糯、百合透明。
營養解析:百合清心安神,蓮子健脾止瀉,紅棗補血養顏,三者同蒸成甜湯,無需額外添加糖分,自然甘甜。夏季食用可緩解心煩失眠、口干舌燥,尤其適合女性與體質虛弱者。
蒸菜小貼士:鎖住營養的3個關鍵
火候精準:魚類蒸8-10分鐘,肉類15-25分鐘,蔬菜5-8分鐘,避免過久導致營養流失;
少鹽調味:利用食材本味(如香菇、南瓜的甜)或天然調料(蔥姜、蒸魚豉油)提鮮;
巧用配菜:根莖類(如山藥、胡蘿卜)墊底吸油,葉菜類(如娃娃菜)鋪面鎖水,提升口感與顏值。
三伏天里,一盅蒸菜、一碗雜糧飯,便是最熨帖的夏日滋味。蒸制過程中,食材的精華隨水汽緩緩滲出,又彼此交融,最終化作盤中一抹清鮮。這種不疾不徐的烹飪方式,恰如中國人“順應自然”的養生哲學——以溫柔對待食物,以平和滋養身心。愿這5道蒸菜,能為你帶來一夏的清涼與安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