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放榜,慣例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只是歡喜的會報喜,希望分享喜悅,愁的在默默消化,不太想發聲(所以有一說一,昨天我甚少問成績,都是等著大家想說的時候給我報)。
歡喜的都是溢出屏幕的快樂。比如這個學生,他幾次模擬考下來波動非常大,填報志愿之前的兩次都是大幅度退步,搞到家長慌得不行。
有把最好的一次給了中考的例子,也有運氣極好,踩在梯度線上的例子。
這個學生荔灣區數學一模80分,二模93分,中考106分,總分剛好踩二梯度線。按照他的志愿,真光大概率不行,但下面保底的一、四理應穩如狗。
然而,要是分數低了1分,事情將完全走向另外一個方向。第三批保底大概率是全部落榜,就會跌到第四批的13中或者民辦,要是去了民辦,這1分之差將是20萬以上的學費落差。
相反的例子就是這個,原本三梯度比較穩的學生,志愿也是求穩的奧中,最后只考出一個第四梯度中間的分數,那就只能夠民辦了。
群里面,還有很多很多覺得自己總分或者某一門學科落差很大的情況:
昨天大概有9527個家長問我查分的事情。我再統一回答一下:查就是,查分免費,也不麻煩,查一下了卻孩子和自己的心愿就是了。不過就不要抱希望,這比你現在出門一頭撞見活的野生大熊貓還難,因為你不能排除動物園大熊貓跑路了,但卻從沒有一個人查完分能改(改低倒也不會放心)。
查完分之后,應該干什么?我想,應該是總結過去,思考未來。
考試就難免有落差,尤其是中考這種考前填志愿,模擬考不給排名,不會有市統考的“盲盒型”考試,情況比高考更甚。
高三的學生是從前一年8月份開始一直到高考前有多次非常具體的聯考可供參考,波動相對較少。而中考卻沒有任何哪怕一次這樣的考試(一模也只是難度不一的區統考且不會有公開的排名)。
換言之,學生和家長對于自己真實水平的判斷依據是不足的,于是就更容易出現誤判的情況,此其一。
這是客觀情況,我們無法改變,但絕不是情況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畢竟穩定發揮甚至超常的大有人在。成績落差大,我建議大家也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中考成績是過去這三年(乃至九年)來所處的學習環境、家庭培養、學生自身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心態的綜合體現。真考砸了,在查完分,傷心完,解決完錄取問題之后,更重要的是總結,看看自己在上述哪些方面做得明顯不足。
哪怕是成績不佳的學生,其實也是知道哪些題目是基礎的,是理論上的“送分題”。要是自己沒做出來,那是沒有什么借口可以找的,為自己對學習的不上心買單便是。
在學習態度之外,還有一些問題其實更容易被大家忽視,或者歸咎到其他因素身上而忽視了自己其實需要改善。
比如,有的同學考完之后自我感覺簡直不要太良好。結果一放榜,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考個六十五。
問題出在哪里呢?是改卷老師亂來?還是自己其實有“前科”(過往的考試也試過)?還是自己不注意書寫、格式規范等問題這次終于吃虧了?很遺憾,你不會知道答案——哪怕查分也沒用,你一輩子也看不到自己的卷子。
把問題歸咎到別人(改卷問題)身上是容易的,但恕我直言,就我作為老師對我自己一些學生的觀察,有的學生考試考砸的概率就是不低。我相信稍微專業和負責任一點的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各種強調,考場上盡量不要給改卷老師留扣分的余地,就是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進去。
再比如,心態調整的問題。自己是不是一直以來都存在心態不穩,擔心考砸,之前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自己中考的那幾天是什么狀態。像這些都是應該去復盤的。
考砸了固然應該復盤,但不代表考出理想成績,尤其是恰好踩線的同學就萬事大吉了。
每一年這樣的例子我都見不少,尤其是那些依靠最后一兩個月沖刺,中考考出理想成績的同學,容易有一種“就這?”的錯覺,覺得高中也能如此,乃至以后很多事情就是可以突擊取巧。殊不知,高考根本不是一回事,人生也不是。
中考只是人生一小步,遠不是終點,總結是為了更好地避免過去的錯誤,去過好高中三年以及未來的大好人生。
考得再差也既成事實,路總要繼續走。
如果考慮復讀,建議看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深思熟慮后再決定,不要頭腦發熱。
復讀機構相對推薦的是新東方和重本紫藤,大家也可以填二維碼等老師call,了解對比一下。
新東方復讀
重本紫藤復讀
不打算復讀,則建議考砸的各位,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調整心態。這里的的心態主要指的是對接下來你會被錄取的學校的接受程度。
很現實,你考砸了,目標學??隙ㄟM不去,你慎重考慮過的頭一兩個保底學校也可能進不去,最終能去的也許會是填志愿的時候你覺得只是“湊數”的,壓根沒想過會去的學校。
到現在,理想噩夢照進現實,你真的要去那兒讀了。但沒辦法,人生豈能事事如意。
這時候,你考慮復讀,你考慮托關系換個好學校,這都能理解。但聽我勸一句,如果你不打算復讀,也沒有過硬的關系,就接受現實吧。
原因有三:
第一,在這一所你不想去的學校里,多的是和你一樣考砸的人,你在這當中甚至可能都不是佼佼者,你并不特別。
第二,你要是真的只是考差了,你的水平不會因為一次考砸而降低,你依然是那個你,你在這學校里面就是雞頭,就是學校傾盡資源培養的“金叵羅”(掌上明珠)。
第三,這個社會很殘酷,它只認結果。這個社會也很寬容,沒有人管你高中哪里畢業(文憑第一學歷也只要本科)。你要是覺得自己真不是這個水平,你有三年時間去證明自己。
不好你考得好不好,好好利用假期先預習高一的內容那都是必須的。巧了,區老師工作室有初高中數理化的課程,有興趣了解的家長歡迎咨詢小助手叮當老師。
對了,面向新高一的茶話會計劃在八月初舉行,內容是高中學習方法分享以及高中三年的規劃。同時區老師面向26年中考的1v1跟蹤咨詢,也會在接下來開啟,都 請留意公眾號后續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