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遷怒普京:50天最后通牒,100%關稅威脅,會連累中國?
懂王這次終于醒悟了,軟的不行來硬的,當著北約秘書長的面,懂王直接對普京下了通牒,只給50天時間,不停戰就關稅超級加倍,而在同一時刻,俄方再收壞消息,一國介入攪局,甚至連我們都要連累了嗎?
對俄烏沖突長達多個月的調解,讓特朗普體會到了什么叫計劃趕不上變化。在他看來,美國屢次站在俄方角度,施壓澤連斯基妥協,甚至還一度斷供對烏軍援,為俄軍的乘勝追擊提供了窗口期,普京也該見好就收,盡快與烏克蘭敲定停火談判。
然而,普京一邊點頭,一邊又不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讓美國也體會到了當“棋子”的感覺。而普京立場之所以如此強硬,就是想要借此次沖突,實現烏克蘭“去軍事化”,并靠戰場優勢迫使烏方承認俄占領土現狀,扼殺北約東擴的可能。
從宏觀角度來看,隨著俄軍不斷推進,烏克蘭的防線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陷入崩潰。
畢竟,目前俄軍在蘇梅州方向持續施壓,已逼近州首府外圍約18公里處,在另外幾個方向,對烏軍防線的局部突破能力和持續進攻壓力也很顯著,所以,懂王現在想要讓手握戰場優勢的俄方收手并不容易。
為此,特朗普只能為自己的“預判失誤”買單。在北約答應全權接手美國援烏武器的軍費后,美國也緊跟其后,再度重啟對烏軍援。
7月13日,特朗普的“老隊友”格雷厄姆也表態,美國的武器將在未來幾天不斷涌入烏克蘭。除此之外,美國還將提供額外的資金援助,勢必要付出更多努力,促使普京回到談判桌前。
7月14日,懂王聞風而動,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后,當面對俄羅斯下達最后通牒。
按照懂王的說法,如果俄烏50天內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實施嚴厲的關稅制裁。
可按理來說,早在美歐發起對俄羅斯的多輪制裁后,雙方貿易已經陷入停擺,無論美國對俄征收多少關稅,實際上對俄羅斯都沒有太大影響。
而懂王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懂王的話背后實際上也是在暗示俄方,能夠影響到俄羅斯的實際上是“次級關稅”,勸俄方不要讓美方走出這一步。
而所謂“次級關稅”,就是在對俄羅斯實施100%關稅的基礎上,對任何購買俄羅斯石油及其他能源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
畢竟,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出口,能源收入占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為擺脫西方制裁帶來的能源出口困境,俄羅斯近幾年與大量新興市場國家加強了合作。
如果次級關稅一旦落實,那么任何向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國家,都將被美國征收100%的懲罰性關稅。也就是說,特朗普想要借關稅大棒重創俄羅斯能源出口,實現對俄羅斯經濟的圍堵,迫使普京早日回到談判桌上。
此外,特朗普還威脅道,如果普京不回到談判桌前,那么我方購買俄羅斯“廉價”石油的日子即將結束。
可見,特朗普對于中俄近幾年的能源合作感到十分不滿,目前我國和印度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國。
而印度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特朗普顯然不會與其撕破臉。說白了,特朗普的這一計劃,看似將矛頭指向俄羅斯,實則是對我國的警告。
可問題在于,目前稀土問題還未解決,美國如果還想大動干戈,或將再次嘗到被“卡脖子”的滋味。
所以,次級關稅看似能拿捏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要是真的落實,也面臨著諸多阻礙。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想要讓俄羅斯讓步,除非烏軍能夠在短時間內逆轉戰場局勢,這還要看美歐對烏軍援的武器是否快速且給力。然而,俄方猛然發現,在喜歡打嘴仗的特朗普背后,德國再度站出來刷存在感。
近期德國防長又放話了,說如果俄羅斯襲擊北約成員國,德軍已做好打擊俄羅斯軍人的準備,但目前烏克蘭還不是北約成員,德方這一番話很明顯就是在警告普京,不要對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國家下手。
但問題在于,不管歐洲說的狠話有多硬,事實是,盡管美國繼續提供軍援,但軍援規模似乎不像烏方期待的那么大。
反觀俄方這邊,直接迎來了朝鮮的鼎力相助。據韓國情報部門稱,朝鮮已向俄羅斯運送了超1200萬發炮彈,所以當下的關鍵是,一旦俄軍開啟全面攻勢,美歐的軍援還有用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