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刷了一遍,好多都說俄軍向烏克蘭機器人投降意義重大,好像烏軍憑借高科技勢如破竹,俄軍等著就像二戰基輔保衛戰后,西南方面軍等著被德國鐵甲洪流切割包圍,65萬人等著投降一樣,歡欣鼓舞。
其實,我就得說說了,該事意義重大,是因為烏克蘭真的沒有什么可以說的了,就拿著一個機器人引導俄軍投降作為遮羞布而已。
俄軍南部集群已挺近康斯坦丁諾夫卡,南部集群和中央集群三面合圍紅軍村,中央集群已開進第涅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西部集群已在合圍紅利曼和庫皮揚斯克,北部集群驅趕了庫爾的烏軍,一路殺向蘇梅首府,但凡有點常識就知道,烏軍全線被動了。
而且7月18日,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一個名為格連吉克的機場,在3年來重新開通民航,這說明,烏軍從赫爾松用導彈轟炸克里米亞半島能力下降,對跨海的克拉斯諾達爾更加難以奏效。
烏軍已全線被動,不知某個地點可能隨時崩潰,兵力卻在枯竭。有些地方征召動員兵都難了。當地民眾把坐標給俄軍,馬上遭到小摩托巡飛彈照顧。
現實情況是,美國媒體報道稱,烏軍指揮部越來越相信難以守住剩余的頓巴斯,扎波羅熱和第涅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領土,已有隔第聶伯河布防,與俄軍隔江而治的想法。最新的防線修筑圖顯示,烏軍已在第聶伯河右岸開始修建工事。
雖然特朗普一反登位初的拒絕援助態度,可是這對歐洲和烏克蘭來說更難了,因為特朗普不免費提供,而是要歐洲掏錢買了援助給烏克蘭。這等于要了歐洲老命。
之前烏克蘭武器裝備,大部分是拜登批的,歐洲不到50%壓力已非常大,在其任末更是加緊審批。這幾個月都在消耗拜登末期的審批,可是一旦用完,需要歐洲單獨掏錢可能嗎?
澤連斯基政府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前線節節后退,很久沒有喜報了,俄軍在穩打穩扎推進,捷報頻傳,烏軍宣傳機構實在也沒啥宣傳了,拿著個機器人抓到俄軍還不得大大操作一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