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萊陽市義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一幅標準化機械設備生產線映入眼簾,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農副產品加工用的操作車床。作為當地農副產品加工設備配套領域的中堅力量,公司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市場口碑,成功躋身某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核心供應商行列,并獲得一份大額年度訂單。這本應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卻讓企業負責人梁治峰愁眉不展。
訂單對原材料采購、設備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需要在短時間內備足大量原材料并預付貨款,同時還要升級質檢設備以滿足客戶嚴苛的質量標準。然而,義和機電作為輕資產運營企業,缺乏足值的固定資產抵押物,傳統的融資模式難以滿足其短期內激增的流動資金需求。梁治峰焦慮地表示:“訂單就像‘金飯碗’,可如果拿不到資金,這個‘金飯碗’隨時可能變成‘燙手山芋’。”
得知義和機電的困境后,萊陽農商銀行快速行動,派專業客戶經理到現場實地考察,打破傳統信貸思維定式,以預制菜產業供應鏈金融為切入點,創新授信模式,為企業量身打造融資解決方案。客戶經理深入剖析企業業務模式,了解到企業與預制菜核心客戶穩定的合作關系以及優質的應收賬款資源,并將其轉化為融資優勢。具體而言,銀行以義和機電與核心客戶簽訂的真實、有效的大額采購合同作為主要授信依據,充分認可企業未來的收益權;同時,將核心企業確認的、未來可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應收賬款作為重要補充擔保;此外,還對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將其信用實力間接引入對義和機電的授信評估中,形成了“訂單融資 + 應收賬款保證 + 核心企業信用加持”的組合授信模式。
確定創新授信模式后,萊陽農商銀行開啟高效審批流程。各部門協同配合,運用數字化風控工具,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訂單真實性、核心企業信用等進行快速評估。從方案確定到13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發放,僅用兩天時間,便將“及時雨”精準澆灌到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資金到位后,義和機電迅速采購原材料,升級檢測設備,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企業不僅按時按質完成首批訂單交付,還憑借出色的履約能力贏得了核心客戶的高度認可,進一步鞏固了在供應鏈中的地位,為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梁治峰激動地說:“農商銀行的創新金融服務,就像一條‘金紐帶’,把我們與核心客戶、與銀行緊密連接在一起,讓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一直以來,萊陽農商銀行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借助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選派專業客戶經理隊伍,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獨特優勢,通過創新授信模式,將企業的“無形資產”轉化為“融資資本”,有效解決了輕資產企業“缺抵押、融資難”的問題,暢通了產業供應鏈的資金循環,為實體經濟注入了更加精準、更加高效地金融活水。截至目前,該行實體貸款余額102.9億元,較年初增加4.9億元。
(萊陽農商銀行 葉向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