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6月末,廣州通則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則康威)遞表創業板,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通則康威的寬帶連接產品及服務銷往全球超80個國家和地區,即便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但公司近年來不僅凈利潤下滑,且研發費用率與同行存在較大差距,而核心業務CPE類產品的毛利率和銷售單價的下滑或也將讓外界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出質疑。
1
凈利潤、毛利率下滑
通則康威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寬帶連接終端及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主要產品無線帶寬接入主要應用于家庭、政企、商業、工業場景下的4G/5G無線寬帶連接,核心客戶包括EITC、Ooredoo、MTN、Airtel、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全球通信運營商。
2022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9.62億、10.25億、11.52億,實現歸母凈利潤9464.11萬元、1.07億、8035.44萬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881.98萬元、9874.96萬元、7523.72萬元。
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2.4%,歸母凈利潤下滑24.6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下滑23.81%。公司稱2024年利潤下滑主要系研發投入增大和產品迭代、國際局勢變化等導致的成本上升。
近年來,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金額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82%、7.91%、7.45%。
據悉,通則康威的收入主要來自主營業務的收入,各期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98.34%、96.98%、98.20%。
在主營業務中,CPE類產品(將接收的信號轉換為WIFI信號的設備)為其核心產品,各期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76.03%、83.30%、80.57%,便攜式產品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11.27%、10.44%、14.06%。
值得注意的是,通則康威的產品主要采用外協加工,近年來其核心產品的毛利率和銷售價格均有所下滑。
各期,通則康威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8.50%、30.70%、27.86%,2024年下滑2.8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41%、30.60%、27.77%,2024年下滑2.83個百分點,并且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營毛利率的均值31.47%、31.67%、29.92%。
其中,核心產品CPE類中的5G產品毛利率從2022年的39.83%下滑至2024年的27.32%,足足下滑12.51個百分點;4G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4.04%、34.27%、28.92%,2024年較2022年上漲4.88個百分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4G產品的收入占比相對5G較為遜色。各期,公司4G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2.98%、28.65%、23.32%,5G產品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33.06%、54.66%、57.25%。2024年4G產品的主營收入占比已不足5G產品的一半。
公司稱,毛利率的變動主要受產品原材料價格和銷售價格變動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要產品的原材料平均采購價近年也呈下滑。
據悉,通則康威的原材料以芯片、通用模組、電子元器件、電池類為主。其中芯片各期的采購占比為48.05%、32.94%、38.95%,通用模組各期的采購占比為9.24%、40.28%、30.08%。
各期,芯片的平均采購單價分別為3.97元/個、4.56元/個、3.75元/個,2024年下滑17.76%;通用模組的平均采購單價分別為204.28元/個、453.6元/個、419.27元/個,2024年下滑7.57%;電池的平均采購單價分別為13.94元/個、13.15元/個、10.78元/個,2023年下滑5.67個百分點,2024年下滑18.02個百分點。
公司稱,2023年芯片的平均采購價格較上年上升主要系公司5G產品的產量占比有所上升,5G產品所用芯片的單價顯著高于4G;2024年,芯片采購單價下滑主要系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的影響。
而在銷售價格方面,核心產品CPE類品中的5G和4G產品均是下滑。其中5G CPE各期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020.24元/臺、914.25元/臺、811.68元/臺,2023年下滑10.39%,2024年繼續下滑11.22%;4G CPE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77.34元/臺、195.16元/臺、184.47元/臺,2024年下滑5.48%。
也就是說,似乎即便是原材料價格的下跌也沒能維持住原有的盈利空間。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通信設備市場競爭激烈,競爭對手可能通過降價來搶占市場份額,若公司本身就在上下游市場缺乏相應的話語權,就不得不跟隨降價,即使原材料價格下跌,也不足以彌補降價帶來的利潤損失,而產品主要依賴外協加工也是導致公司話語權陷于被動的原因,公司可能在生產環節缺乏對成本和質量的控制,無法發揮規模效應,久而久之或會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2
前五大客戶占比上升,應收賬款周轉率下滑
利潤乏力的同時,公司下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各期,通則康威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7.06%、66.22%、69.34%,2023年以來上升較為明顯。
與此同時,公司各期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84億、2.06億、3.26億,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66%、25.65%、34.57%。其中前五名回款客戶各期的應收賬款占比分別為68.90%、74.18%、79.57%。
各期末,通則康威的壞賬準備分別為970.79萬元、1086.20萬元、1731.71萬元。需要注意的是,通則康威的壞賬計提比例明顯低于同業,各期分別為5%、5%、5.04%,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20.64%、15.01%、14.38%。
同時,通則康威各期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14、4.98、4.11,逐年下滑。
財經人士屈放認為,應收賬款和客戶的集中雖然有利于公司的業務穩定,但一旦下游客戶經營壓力增大必然會導致回款難度和回款周期的增加,壞賬計提比例較低或許是公司對下游客戶回款能力信心的體現,但這是一把雙刃劍,若未來下游客戶的回款不及預期,將會對公司的財務造成不利影響。
知名財稅審專家、資深注冊會計師劉志耕表示,壞賬計提比例較低也可能是管理層對未來經濟環境或客戶的償付能力過于樂觀,忽視了潛在風險的可能,若未來下游客戶回款不及預期,可能會放大財務錯報和資產高估的風險。
3
3億補流,研發費用率遠低同行
此次IPO,通則康威擬募資13.81億,其中7.92億用于研發運營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2.89億用于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3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募資的大頭用于研發,可以看出對研發的重視。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則康威期內的研發費用率遠低同行。
各期,通則康威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39%、6.57%、7.74%,對應的數額分別為5183.22萬元、6733.82萬元、8916.43萬元,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均值分別為12.84%、15.06%、14.99%。
周迪表示,研發投入是企業保持技術競爭力的關鍵,而通信設備行業技術更新換代迅速,研發費用率低于同業或會導致公司無法及時跟上行業發展的趨勢,拉大與同行的差距,進而在議價能力方面進一步陷于被動。
但在銷售費用率上,公司和同業較為接近,各期分別為9.10%、10.62%、10.58%,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9.14%、10.30%、10.15%。
據悉,通則康威主要采用直銷的銷售模式,獲得客戶的方式包括主動拜訪、參加展會、第三方推薦、參與招標等。
此外,由于公司主要采用外協加工的生產模式,因此期內的產品的消化以產銷率統計。
各期,其核心產品CPE類的產銷率分別為103.62%、93.66%、99.19%,便攜式產品的產銷率分別為100.14%、95.11%、101.43%,工業電子產品的產銷率分別為60.99%、100.82%、84.19%。
對于此次3億的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通則康威稱將用于實施補充業務運營資金,補充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產負債率上,通則康威各期分別為56.56%、42.34%、42.72%,近年來逐漸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的52.02%、51.40%、50.28%,并且公司期內也并無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此類有息負債。
同時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上,公司也看不出明顯壓力。各期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72倍、2.33倍、2.29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36倍、1.84倍、1.90倍。
股權結構上,侯玉清直接持有公司28.9519%的股份,并通過通康投資、通康創智投資、通康創信資本、通康創義資本、通康創仁投資持有24.6663%的股份,合計持有53.6182%的表決權,為公司實控人。
合規層面,2024年5月8日,通則康威因商品品名、編碼申報不實,影響海關統計準確性被大鏟灣海關處以3000元的行政處罰罰款;2025年2月14日,子公司通則康威南京分公司因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被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高淳區稅務局處以50元的行政處罰罰款。(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