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持續重塑汽車產業格局的背景下,中國皮卡市場同樣迎來變革,自2023年以來,各大車企相繼開啟新能源轉型之路,目前市場已有8家品牌20款新能源產品在售,并呈現多元化技術路線與顯著價格分化的特點。那么,2025年新能源皮卡在終端市場表現如何?與往年相比有何變化?今天我們便來揭曉上半年新能源皮卡的終端市場表現。
月度銷量圖表明,相比整體市場的“倒V型”走勢,2025年新能源皮卡始終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3月售出2066輛,與市場峰值同步,4-6月銷量穩定,當5月傳統皮卡環比暴跌時,新能源皮卡僅微降3.3%,而6月傳統市場續降5.3%,新能源反而逆勢增長6%。這種抗跌性推動上半年新能源皮卡的滲透率達7.3%,較2024年同期的3%實現翻倍躍升。
詳細對比2024年同期數據可知,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皮卡總銷量達10168輛,累計增幅高達111.2%。這種增長不僅集中于金三銀四的銷售旺季,更突破性地體現在傳統淡季,在每年2月的銷量低谷,新能源皮卡仍然暴漲164%,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此外,2024年月銷量基本都在千臺以下,而這一瓶頸在2025年被徹底打破,今年以來,新能源皮卡銷量始終在1000臺以上,3月以后更穩定在1800輛以上,標志著規模級突破。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皮卡以純電動技術路線主導,上半年售出7291輛,占據整體市場72%的絕對份額;增程式皮卡以24%的占比成為重要補充,此外,今年以來,鄭州日產Z9 GE PHEV、吉利雷達EM-P系列、長城山海炮(參數丨圖片)Hi4-T等插混皮卡上市,并逐漸在市場興起,目前已占據4%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純電動皮卡中74%為兩驅車型,集中覆蓋經濟型運輸場景,反映城市物流用戶對低使用成本的核心訴求;增程皮卡則呈現截然相反的偏好,83%為四驅車型,瞄準越野、工程等性能需求領域,也突顯了增程皮卡在續航與動力平衡上的獨特競爭力;插混車型雖然總量有限,但四驅比例也達到了86%,與增程皮卡保持一致。
在品牌方面,吉利雷達以5564輛的銷量獨占54.7%市場份額,穩居行業首位,雷達皮卡旗下產品豐富,覆蓋從9.98萬元的金剛EV到20萬元以上的地平線系列;長安皮卡以2481輛占據24.4%份額,增程皮卡長安獵手在實用性和性價比上占據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兩大新能源品牌已經合計壟斷近80%的市場份額,傳統燃油皮卡格局在這個新興市場已經不復存在。
腰部品牌中,鄭州日產憑借1012輛的成績守住10%份額,上半年同比增幅高達145%;江鈴、長城及江淮雖然銷量基數不大,但增速領跑行業,有厚積薄發之勢;而慶鈴銷量下滑34.7%,福田同樣增長乏力,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
雷達與長安均覆蓋全部31個省份,其中雷達核心市場為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強省,長安則聚焦新疆、河南、山西等內陸地區,這與純電動皮卡和增程皮卡的區域特性一致。長城同樣覆蓋31個省份,插混皮卡山海炮Hi4-T已經上市,將助力長城進一步開拓市場;鄭州日產覆蓋28省,主攻陜西、湖北等工業省份,江鈴覆蓋25省,側重河北、山西等北方市場。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皮卡銷量高度集中于經濟發達省份和重點城市。廣東省在純電動與混動領域均位列全國第一,合計占全國銷量近25%,其核心城市深圳單市銷量高達1495輛,與海口、廣州共同構成第一梯隊。沿海省份表現強勢,浙江、江蘇及海南成為純電主力市場,而內陸省份中,新疆、河南則依托場景化需求在混動領域占據優勢。
具體城市方面,除了深圳以絕對領先優勢成為全國唯一超千輛的城市之外,海口、廣州、重慶、成都等旅游城市同樣是新能源大市,西安、烏魯木齊、合肥、鄭州等省會城市依托本地產業也在新能源領域走在前列。此外,金華、咸陽、呂梁、贛州、梅州等城市異軍突起,表明新能源皮卡正在下沉市場加速滲透。
總結:
2025年,新能源皮卡不僅實現銷量翻倍,更在消費認知、產品成熟度上完成質變,穩步增長的態勢和不斷提升的市占比標志著新能源皮卡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并從跟隨者逐漸轉變為引領者。此外,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首次納入新能源皮卡產品,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實惠的購車選擇,也為車企開拓下沉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而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的雙重加持,更為這一新興市場注入了強勁動能,未來皮卡市場格局將發生更大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