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一個馬戲團里有兩個侏儒,一個在家自殺了,現場還有一地木屑,為什么?”
“他倆鬧矛盾了?”“木屑上有血嗎?”
暑假前,福建泉州市一所小學的五六名同學圍在一起,熱烈討論著謎題。這不是偶然的插曲,而是一種正悄然席卷小學的流行游戲——“血色海龜湯”。
在這個情境推理游戲中,猜題人可自由提問,出題人僅回答“是”或“不是”。它簡單獵奇,層層反轉又夾雜驚悚,迅速成為孩子們的新寵。
這是什么游戲?為何能擊中孩子們的神經?在校園的一角,這碗“血色海龜湯”正在上演一場怎樣的童年天真與暗黑獵奇相較量的故事?
“海龜湯”流入校園
有孩子專門搜集“血色題庫”
“海龜湯”的謎面被稱為“湯面”,謎底被稱為“湯底”。而湯底又根據恐怖等級,分為清湯、紅湯、黑湯,其中偏血腥、重口味的紅湯與黑湯明顯更受歡迎。
圖片來源:網店商品展示截圖
“有次玩了一個特別恐怖的‘湯面’之后,我做了一晚上的噩夢,現在想想還會起雞皮疙瘩?!?/p>
福建泉州市一所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小欣(化名)是一名重度“海龜湯”愛好者,經常在課余時間與朋友們玩這個游戲,甚至上課時也會用傳紙條的方式來繼續推理未揭開的謎底。
玩過該游戲的人評價,它像是故事接龍,又像偵探推理,還糅合了“劇本殺”的敘事味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由孩子們自己創作、演繹、傳播。
有些孩子擅長設計題目,故意埋下多重反轉的線索;有些孩子擅長“演”,用起伏的語調引導聽眾沉浸其中;還有的孩子在小紅書、知乎甚至某些懸疑論壇潛水,專門搜集“血色題庫”。
嘉興一所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小杰(化名)是班中創作“海龜湯”的主力軍。他的故事中常常出現怪物或者變異人等恐怖元素,“我感覺自己創作能帶來更強的新奇感。”
小杰展示了自己創作的“湯面”:一天,我被迷暈后來到一個小島,我手上有一封信,上面寫道:“你被困于這座荒島,而且你永遠逃不出去的!你的盟友,小埃?!蔽铱赐旰?,大驚失色,因為小埃已經死了很久了,我正想繼續思索時,化成了一攤血水了。
死亡暴力情節屢現
“嚇壞”老師家長
楊柳(化名)是某培訓機構輔導班的班主任。一次課間,學生向她借用手機,想要上網查找“湯面”,她才意識到,“海龜湯”早已悄然滲透進學生們的日常生活。
楊柳并不完全反對學生接觸“海龜湯”。“我一般會建議學生們選擇一些不帶恐怖元素的‘清湯’來玩,只要內容把控得當,推理過程其實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睏盍f,但觀察下來,“血色海龜湯”對學生明顯更有吸引力。
嘉興某所小學的四年級學生林月(化名)的媽媽提到,在班級里剛開始流行“海龜湯”的時候,女兒幾乎每天都會和她分享玩“海龜湯”的經歷,有時還會熱情地邀請她一起參與。
她說,母女倆曾玩過“海龜湯”中的“清湯”與“紅湯”,“清湯”多為輕松有趣的腦筋急轉彎式謎題,不涉及死亡或暴力情節,但“紅湯”則完全相反。
陪女兒玩過幾次之后,林月的媽媽開始對“紅湯”中一些血腥、恐怖的元素感到擔憂?!斑@些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有些謎底甚至帶有極端暴力或心理扭曲的設定,作為家長難免會擔心,怕影響孩子尚未完全建立的價值觀和是非判斷能力?!?/p>
圖片來源:網店商品展示截圖
另有家長向本報記者坦言,孩子突然開始講死人、殺人,起初以為是看恐怖片的后遺癥,后來才知道是課間游戲。她試圖查找這些謎題,卻發現部分“題庫”內容難辨真假,甚至涉及性暗示、暴力意象。“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諷刺,什么是獵奇,只是覺得‘嚇人又好玩’?!?/p>
這股“海龜湯之風”從何而來?為何帶有成人化、暗黑色彩的游戲,會在小學生群體中流行?
對此,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李世佳認為,小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剛開始接觸生命與死亡的概念,對這類話題天然充滿好奇。而血色‘海龜湯’的題材往往與死亡、懸疑有關,自然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p>
有趣的故事未必恐怖
引導孩子健康游戲需多方發力
“lenbo”是一位“海龜湯”創作者,他在故事中往往聚焦懸疑與意外性,通過案件推理讓玩家體驗“偵探破案”的沉浸感。
對于受眾,“lenbo”也頗為謹慎,他在賬號顯眼處標注“內容適宜成年受眾”,對于“海龜湯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心理”的批評,他坦誠接受,“確實存在這樣的風險,創作者有責任劃清受眾邊界”。
博主“清語”是一名語文老師,她發現“海龜湯”能快速聚攏孩子,讓他們在互動中專注推理,發散思維。但由于現在市面上不少素材夾雜暴力血腥,或邏輯生硬,并不適合小學生。于是,她開始從名著中汲取靈感創作,創作出更適合小學生的“清湯”,讓孩子在推理中感受文學與邏輯的樂趣,“對孩子來說,‘海龜湯’不該是獵奇,而該是貼近生活、充滿善意的互動”。
記者注意到,當下“海龜湯”的卡牌也頗為熱銷,有的網店銷量達2000+,并會特意標注“重恐”“驚悚”“恐怖”等類型。甚至有部分卡牌廠家會將未經授權的原創故事批量印刷后,售往中小學附近的文具店。
根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湖北黃石港區市場監管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轄區部分學校周邊文具店商家售賣各類“海龜湯”游戲卡牌,其暴力血腥恐怖情節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他們發現“海龜湯”及其他含暴力恐怖情節的問題游戲卡牌22套,對2家商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
“‘海龜湯’是否有負面影響,關鍵不在游戲本身,而在孩子是否建立了基本的是非觀?!崩钍兰褟娬{,如果孩子在接觸這類游戲前,已經明白“生命值得珍視”“傷害他人不對”,那么即使故事里有死亡、犯罪,也很難動搖他們的價值觀;反之,若缺乏引導,孩子可能會模糊善惡邊界,甚至出現傷害、霸凌別人的外化行為表現。
李世佳提醒,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和老師需要警惕,這可能是游戲中的負面元素沖擊了未成年人尚未成熟的認知,此時應及時尋求心理老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
而對于游戲創作者,李世佳認為游戲可以獵奇、刺激、恐怖,但是整個傳遞的是非觀是不容混淆的。在刺激的背后,希望能夠幫助未成年人建立一個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實習生 湯琦軒 馬彩霞 陳雨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